浙江农信(挂牌)

时间:2022-12-15 浏览:102 分类:百科

导 读

“联合银行”模式是符合浙江农信实际的。对市场化的理解,不能过于简单化。市场化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把方向、管风险”始终是改革的重中之重,农信社改革仍然要考虑到国家的治理体系和“什么是农信社的根脉?”。农信社的很多问题并不是资本“一控了之”就能解决的。

通过审视深化农信社改革“第一单”,不难发现,改革省联社,究竟是要实现其服务能力最大化,还是实现农信社利润最大化?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决定了改革的方向,需要实践者以系统性思维加以考量。

作 者丨中华合作时报记者 刘小萃

4月18日下午,在“深化农信社改革暨数字普惠助力共同富裕推进会”上,浙江农商联合银行挂牌成立,标志着全国深化农信社改革“第一单”正式在浙江落地!

图为浙江省委书记袁家军与省委副书记、省长王浩共同为浙江农商联合银行揭牌。

浙江农商联合银行在浙江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基础上组建,由浙江省内全部法人农信机构(简称成员行)入股组成,注册资本50.25亿元,是具有独立企业法人资格的地方性银行业金融机构,是成员行的行业管理银行和联合服务银行。

主要业务范围包括资金调剂、代理投融资、代理资金清算和结算、统一银行卡品牌业务等,可申请理财子公司、科技子公司等资质牌照。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会议上,浙江省委书记袁家军与省委副书记、省长王浩共同为浙江农商联合银行揭牌。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刘桂平、中国银保监会副主席肖远企还分别作了视频讲话。

一家地方性金融机构挂牌开业,为何安排在如此高规格的会议上?关注度极高的“省联社改革”以浙江农信开先河,背后有着怎样的缘由和改革逻辑?

或许说清楚“两个为什么”,也就找到了答案。

农信社改革“第一单”

为什么落地浙江?

其实,早在2021年10月16日,浙江省深化农信社改革试点实施方案就经国务院批准同,10月25日获银保监会批复,成为全国深化农信社改革“第一单”。

为什么是浙江农信?这与近年来浙江农信各项改革发展都走在全国农信系统前列,密不可分。

自18年前的今天,也就是2004年4月18日浙江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挂牌成立起,浙江农信经历了高速发展的18年,过去的18年成为浙江农信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

无论是资产规模,还是资产质量,浙江农信多年来都保持着亮眼的成绩单。2022年3月末,浙江农信系统管理资产总额4.49万亿元,存、贷款余额分别为33809亿元、25838亿元。2021年末,浙江农信不良贷款率为0.81%,拨备覆盖率为523.37%。

2021末,浙江农信存款规模、贷款规模、涉农贷款规模、农户贷款规模、农户小额普惠贷款规模和覆盖率、小微企业贷款规模和客户数等8项指标居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第一。

浙江农信还在坚守“支农支小”定位方面成绩卓越。2021年末,浙江省法人农信机构总资产占全省银行业17.51%,存、贷款余额分别占比18.36%、14.69%。越往相对欠发达地区,农信社在当地市场份额越高,在泰顺、开化、磐安等山区县域甚至超40%。全系统4100多个营业网点、1万多家丰收驿站和2万多个村级金融服务点,服务覆盖浙江所有乡镇和绝大多数行政村,承担了浙江二分之一农户贷款和四分之一小微企业贷款。

近年来,全国20余家省级联社多次到浙江农信学习交流,期望复制推广浙江经验。

很显然,上一轮农信社改革的“浙江模式”,得到了监管部门、省政府、同业机构和百姓等多方面的高度认可。那么,这一轮农信社改革由浙江先行先试,蹚出一条新路,实属情理之中,众望所归。

“第一单”改革模式

为什么是“联合银行”?

现阶段“省联社改革”有四种模式,相较于统一法人、银行控股公司和金融服务公司这三种模式,业内对“联合银行”模式争议颇多。

很多人提出,这一改革模式不够彻底,联合银行和基层行社的股权结构较之前没有实质性变化,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省联社体制机制上的“先天不足”。

即便如此,浙江农信仍坚定地选择“联合银行”模式,并成功拿到深化农信社改革“第一单”,这背后有着必然的改革逻辑。

众所周知,“一省一策”是本轮农信社改革的一个重要原则,这一原则的内涵,就是要紧密结合省情和本省农信系统发展实际,对改革模式作出理性选择。

有业内人士,对比了最近两轮农信社改革的不同。

2003年启动的农信社改革,重点是把农信社管理权交给省政府,由省政府承担农信社风险处置责任,各地纷纷成立省级联社,履行对农信社的管理责任。

而这一轮农信社改革,重点是以“化解风险、强化服务”为目的的省联社改革,但对于改革发展成效优异的浙江农信,化解风险的重任并不存在,改革省联社只有一个目的——强化服务。

基于“强化服务”的目的和已经取得的成功经验,浙江农信没有选择“统一法人”“银行控股公司”等具有颠覆性、成本高的改革模式。浙江农商联合银行董事长王小龙在浙江农信2022年度工作会议上提出了“守正创新”的改革发展理念,他称本次改革是“赋能改革、增量改革、提升改革”。

这次浙江农信省联社改革包括四项重点: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将党的领导融入改革全过程,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组建浙江农商联合银行,进一步强化服务、优化管理;深化法人农信机构改革,健全完善治理机制,进一步巩固支农支小和县域法人定位;完善风险防控机制,提升风险防范和处置能力。

虽然,“联合银行”看起来是一种“相对温和”的改革模式,但在很多方面,都更符合浙江农信发展实际。

有业内人士分析说,“联合银行”模式有效规避了资本强势和逐利的属性对农信社发展产生的不利影响,对于实现党的领导和法人治理相统一、坚守支农支小战略定位、保持县域法人地位稳定、传承发扬农信文化、保持具有农信文化基因干部队伍稳定等关键问题,有着不可替代的独特优势。

此外,遵循国发〔2003〕15号文件精神,也是浙江农信选择改革模式时,重点考虑的方面。王小龙此前在接受中华合作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省联社只有把好方向、管好风险,农信社才能成为自主经营、自我约束、自我发展、自担风险的市场主体,同时坚守服务“三农”宗旨。

“省联社改革要吃透这份文件的精神,通过政策确保‘农信社姓农’,才是首要问题。”王小龙说。

显而易见,“联合银行”模式仍然保持两级法人地位不变,保持县域法人机构稳定,是成本较低、阻力较小的改革模式,是落实“一省一策”改革要求的积极探索。

“我们对市场化的理解,不能过于简单化。”东部地区一家省联社负责人认为,“联合银行”模式是符合浙江农信实际的。

他分析说,市场化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把方向、管风险”始终是改革的重中之重,农信社改革仍然要考虑到国家的治理体系和“什么是农信社的根脉?”。农信社的很多问题并不是资本“一控了之”就能解决的。

他强调,类似的问题之前在高风险社处置上是有过教训的,向民营资本放开股权,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反而引发了新的风险。

通过审视深化农信社改革“第一单”,不难发现,改革省联社,究竟是要实现其服务能力最大化,还是实现农信社利润最大化?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决定了改革的方向,需要实践者以系统性思维加以考量。

相关链接:

浙江农商联合银行的前生今世

18年前,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组建成立浙江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并对浙江省农信联社工作作出四次重要批示,对服务“三农”、农村新型合作体系建设、防范风险、干部队伍建设、增强服务等作出部署要求,为浙江农信改革发展定向把舵。

18年来,在浙江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浙江省农信联社党委始终坚持党对金融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作用,带领全系统坚持“姓农、姓小、姓土”核心定位,走出一条“小而美、小而优、小而强”的差异化发展道路;坚持健全省县两级“小法人、大平台”管理服务体系,走出一条保持全系统体系完整的高效运行道路;坚持完善“党的领导、员工为本、法人治理”有机统一的治理体系,走出一条行稳致远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成功实践充分证明,浙江农信走出的这条发展道路是可持续的,具有浙江特色、符合农信实际,这条道路必须始终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浙江模式”先行落地,坚持守正创新,为全国深化农信社改革探路。

改革之后,在浙江省委领导下,浙江农商联合银行党委将加强全系统成员行党的建设和领导班子建设;经浙江省政府授权,浙江农商联合银行履行对成员行的管理、指导、协调和服务职能;根据金融监管部门批准许可,开展相关业务,以服务成员行为主,实施错位经营发展。

强化服务功能是本次改革的重点。浙江农商联合银行将围绕浙江省委、省政府关于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和数字化改革的总体部署,进一步完善“小法人、大平台”架构,着重强化总部服务功能,按照市场化、专业化原则,为成员行提供强大的服务支撑,全面提升全系统整体金融服务和核心竞争能力,赋能高质量发展。特别是要与时俱进拓展新的服务功能,如申请设立理财子公司,解决成员行金融服务瓶颈,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财富管理需求,助力提高居民财产性收入。

优化行业管理机制是各方关注的重要内容。浙江农商联合银行将按照深化“放管服”改革总体要求,围绕“管理的最高境界就是努力实现不管”目标,动态处理好“放”与“管”的关系,因时因势因对象不同,灵活调整管理力度和幅度,进一步释放成员行机制活力;充分发挥全系统整体合力,不断解决成员行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进一步优化行业管理机制,管好方向,管好风险

展望未来,勇立潮头的浙江农商联合银行将进一步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以及浙江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决策部署,带领全系统坚持党对金融工作的领导,以人民为中心,以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出发点,坚持守正创新、接续奋斗,把改革不断推向深入,进一步赋能高质量发展、竞争力提升、现代化先行,大力发展数字普惠金融,深化以人为核心的全方位普惠金融和全国一流社区银行体系建设,更好服务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

不断坚定支农支小天职宗旨,改制不改性、改名不改心,努力为每个家庭和有需求的小微企业提供足额、便捷、便宜的全方位成体系普惠金融服务;

不断拓展数字普惠金融广度和深度,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强化金融科技创新,通过线下线上渠道互补融合,有效提升金融服务的覆盖率、可得性和满意度,明显增强人民群众对金融服务的获得感;

不断增强省级服务功能,持续完善“小法人、大平台”管理服务体系,充分发挥省级大平台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优势,全面提升助力共同富裕的综合服务能力;

不断抓牢风险背后“人”的因素,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完善风险防控机制,守牢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

不断加快推进治理体制机制现代化,团结一切有利于发展的力量和智慧,约束一切不利于发展的行为和做法,进一步厘清省县两级法人职责边界,加强县域法人机构“四自”能力建设,逐步建成“统分结合、管理科学、服务高效、稳健安全”的全国一流社区银行体系。

(点击上图查看刘小萃代表作品)

↑↑↑点击上图获取

《2021农商银行转型趋势报告》完整版

百万读者都在看

农信社改革“首要原则”调整!为何加上这个前提条件?

独家丨省联社改革箭在弦上!“联合银行”有望成“优选”

守正创新 接续奋斗!浙江农信2022年度工作会议召开

来源/中华合作时报农村金融

主编/刘小萃 责编/叶 青 制作/王雪冰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