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头鹀(中国鹀科鸟类)

时间:2022-12-15 浏览:54 分类:百科

白头鹀(学名:Emberiza leucocephalos):体重20-43克,体长170-185毫米。白头鹀雄鸟头顶中央至枕白色,前额和头顶两侧黑色或黑栗色,有时前额混杂有棕色或白色,眼先、眼周和眉纹栗色或栗红色,从嘴基经眼下到耳覆羽白色形成一块明显的白色斑。背、肩褐红色或棕色具黑褐色羽干纹,有的还具黄褐色羽缘,后颈沾灰色,常呈褐灰色,腰和尾上覆羽栗色或棕色,羽缘沙皮黄色或黄白色。尾羽黑色,中央一对较浅淡具黄褐色羽缘,最外侧两对尾羽内翈具楔状白斑。翅上小覆羽灰褐色,中覆羽、大覆羽和三级飞羽黑褐色,羽缘棕红色或栗色;初级飞羽、次级飞羽暗褐色,初级飞羽外翈具窄的白色羽缘,次级和三级飞羽外翈具棕色或红褐色羽缘。颏、喉和颈侧栗红色或栗色,胸、两胁有的标本到上腹淡栗红色或赭色,胸部羽毛具窄的白色羽缘具暗色条纹和斑点,胸和喉之间有一半月形白斑,颈侧亦有一白斑,腹至尾下覆羽白色,两胁具棕褐色纵纹,腋羽和翼下覆羽白色。新换的秋羽头部白色几乎全被橄榄灰色或黄褐色羽缘所掩盖,上体亦具宽的橄榄灰色羽缘,遮盖住了背部的黑色纵纹,因而使头侧和背均显得较淡、较灰,腰和尾上覆羽具淡赭色羽缘。下体亦具宽的淡色羽缘,使下体显得较浅淡。雌鸟头顶和枕淡灰褐色具黑色羽干纹,头部白色被遮盖和较少发展。眼先和眉纹土红褐色,耳羽黑色,背、肩淡红褐色具宽的黑褐色羽干纹。颏皮黄白色,喉、颧纹、喉侧和胸土红色或栗色、具褐色斑点,胸具细的红褐色纵纹,羽缘白色。雄鸟和雌鸟相似,但头部无白色。虹膜黑褐色;嘴黑褐色或角褐色,下嘴较,上嘴中线褐色;脚粉褐色。青海亚种额及侧冠纹多黑色,且栗色图纹深沉。雄性幼鸟:头顶条纹浓著,喉部栗色,和胸部一样具浓密的暗褐色条纹;余部羽毛和雌鸟相似。

中国分布于宁夏贺兰山,新疆天山,内蒙古大兴安岭北部漠河(繁殖鸟),东北北部,河北以至陕西南部,甘肃南部,青海喀什布(冬候鸟)及江苏沙卫山岛(迷鸟)青海湟水河谷及甘肃(留鸟),6—11月见于青海西宁、贵南、同仁、柴达木、都蓝和青海湖。

青海亚种在中国为留鸟。指名亚种在中国东北和新疆天山、博格达山为夏候鸟,中国其他地区为冬候鸟或旅鸟。在中国吉林长白山麓地区每年春季迁徙从3月末开始,4月中旬结束,大量迁徙出现在4月初。秋季于10月中旬至11月初迁经长白山。繁殖期间常单独或成对活动,非繁殖期间多成数10只的小群,多者达30余只。活动在有稀疏林木的田间、地头和林缘灌丛与草丛中。在中国山西省庞泉沟自然保护区,每年10月上旬迁来,4月中旬迁出,栖息于低山至亚高山草甸带。鸣声似其他鹀类,为“chi chi”声。且多在起飞和隐伏时鸣叫。6月末至7月上旬繁殖期中,鸣啭最盛,多在树上及电线上歌唱。 食物以植物性为主,且多是杂草种子,其中也包括一些谷、粟、燕麦等。也吃一些昆虫,特别在夏天,以大量昆虫喂雏,其中有鞘翅目、双翅目、直翅目、半翅目等昆虫及其幼虫,也吃些蜘蛛等 。据在中国山西对冬季食物的统计,植物性食物约占97.6%,动物性食物仅占2.4%。

繁殖期5-8月,最早在4月中下旬即有个体开始求偶,迟至7月中旬还可听到求偶鸣叫声和见到营巢的个体,麦茬持续时间较长。营巢于地上,巢多置于靠近幼树灌木脚下往年的枯草地上凹处。巢呈杯状,以枯草茎、草叶和草根构成,内垫有兽毛。巢的大小为外径13-14厘米,内径6-7厘米,深4-5厘米。隐蔽很好,营巢主要由雌鸟承担。每窝产卵3-6枚,多为4-5枚。卵白色或灰白色、被有锈褐色或红褐色斑,有的为白色沾紫色或沾绿色、被有发丝状的红褐色或紫褐色或黑褐色斑纹。卵的大小为19-23.3毫米×14.2-17.3毫米。1天产1枚卵,多在每天早晨产出。孵卵由雌鸟承担,孵化期约14天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