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之路(退休外交官在伊拉克两闯死亡之路)

时间:2022-12-15 浏览:50 分类:百科

“请举起手中的国旗!我们带你们回家!”,电影《万里归途》里,外交官“宗大伟”的这句铿锵话语,让无数观众纷纷落泪。

《万里归途》是部弘扬爱国主旋律的电影,根据利比亚等撤侨真实行动改编。剧中主角宗大伟的原型,就是中国著名外交官——孙必干,他的故事比电影还精彩正能量。

孙必干1941年出生,湖北人。 1965年从北京外国语大学毕业后进入外交部, 1971年起,被派到中国驻中东多个国家大使馆驻任。曾担任过中国驻沙特阿拉伯、伊拉克和伊朗3国外交大使。退休后,还受邀担任了中国中东问题特使。

中东地区石油资源丰富,为争夺石油,伊拉克等邻国之间几次发生过战争。又因宗教分歧、种族对抗,一些国家内部武装冲突不断。

驻任中东几十年里,孙必干经历了九死一生。在也门,该国两次总统遇害、五次反政府冲突;在利比亚,美国一百多架飞机狂轰滥炸;在沙特阿拉伯,伊拉克发射的 “飞毛腿”就在中国使馆500米的地方爆炸……

孙必干总结自己外交生涯时说:国际局势瞬间万变,外交人员随时可能面临生死。除了军人以外,与炮声最近的是外交官。

01临危受命、再次出征,“这是我的工作、我的使命!”

2003年初,孙必干退休了,终于可以好好陪伴妻儿老小了。不想,一件国际事件的发生,打断了他的退休生活。

2003年3月20日,伊拉克战争爆发。

战前,中国驻伊拉克大使馆在3月17日关闭,所有人员撤回国内。

战争结束,伊拉克政权已改朝换代。中国与伊拉克过去保持着良好关系,并有很多重大合作项目。为使中伊两国关系平稳过渡,中国决定恢复大使馆,并组建一个复馆小组前去伊拉克打前站。

组员6人已定,组长选谁呢?这个人必须意志坚定、临危不惧,要有丰富外交经验,并非常熟悉当地情况。国家研究决定:派已退休的孙必干担任。

2003年4月份,外交部领导找到孙必干:现在考虑由你带队去伊拉克,你有什么想法,不用马上答复,和家人商量一下是否可以。

家人知道战后伊拉克很危险, 80多岁的父母更是不舍儿子远行。自古忠孝难两全,家人明白什么是“大义”。他爱人孙晓兰也是一位退休外交官,理解丈夫的选择说:“放心去吧。”

面对国家的召唤,孙必干郑重地向外交部报告:“我接受这个任务!”后来有记者问他:你都退休了,完全可以不去。孙必干坚定地回答:“这是我的工作、我的使命!”

02带6名武警、穿防弹衣,勇闯“死亡之路”两入巴格达

一入巴格达:

2003年6月底,孙必干带领小组先飞到约旦首都安曼。7月16日,孙必干带小组2名成员、1名司机前往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去了解战后情况和大使馆状况。

当时,去巴格达只能走长1000多公里的约伊高速公路,国际上称这条路为“死亡之路”。它穿越茫茫沙漠,人烟稀少,经过反美武装最活跃的费卢杰和拉马迪地区,抢劫、绑架、撕票、车祸每天都在发生。

孙必干一行没有警卫,赤手空拳。出发前,孙必干对大家说:同志们,我们要闯“死亡之路”了,危险随时发生,要做好最坏准备。组员们表示:组织需要,我们必须上。

孙必干一行带足干粮、水和简单药物,路上除了加油,尽量不停车。冒着50多度的高温,孙必干带着小组马不停蹄。最终幸运,平安到达巴格达。

战后巴格达到处残垣断壁,枪炮不时响起;通信中断、交通混乱;仅有的几家医院缺医少药,水源遭到贫铀弹污染……。而中国大使馆更是被洗劫一空,门窗、空调、办公设备都没了,连瓷砖、水管都被撬走了。

孙必干一行在巴格达调查了整整25天,才返回约旦安曼。

复馆小组本准备9月份重返巴格达,但8月19日开始,巴格达陆续发生重大袭击行动。联合国特使、伊拉克临管会负责人遇害,约旦等国使馆被炸,多名外交人员身亡。

伊拉克局势恶化,外交部指示复馆小组在约旦安曼待命。

二入巴格达:

2004年2月,伊拉克局势仍并未好转,但外交部指示不能再等了。

孙必干立组织落实,带小组准备二走“死亡之路”,而新闻里才报道:越南外交官在这条路上翻车身亡、意大利记者在半路被杀。

这一次,国家紧急派遣的6名武警人员赶到。派武警去国外保护外交人员,这在中国外交史上还是开天辟地头一回。

2004年2月15日晚,复馆小组全体成员和武警官兵从约旦安曼出发,乘5辆汽车向约伊边境驶去。当天夜里12点半,车队到达约伊边境,孙必干等全体人员穿上了防弹衣。

进入伊拉克境内,车队呈菱形排序前进,武警队长每半小时呼叫各车一次;战士们手不离枪,随时准备战斗;当中途停车或加油时,战士们360度贴身护卫外交官们。

最终,一行人安全到达巴格达。

03两遇爆炸、死神擦肩,在危机四伏中为复馆奔波

复馆小组租下巴格达市中心曼苏尔饭店的几个房间,作为临时驻地和办公点。这里距美英联军划定的安全区“绿区”只有500米,但并不安全。那段时间,孙必干和大家每天都是“枕着枪声睡、迎着炮声醒”。

外面危险重重,但小组必须出去工作。期间,孙必干两次遭遇近距离爆炸,差一点被死神撞上。

一次是伊拉克临时政府宣布组建那天,孙必干受邀去外交部参加仪式。大约中午12点,“轰”,一声巨响,对面库尔德人的办公楼发生剧烈爆炸,火光冲天、砖石满地。冲击波将外交部大楼震得摇晃、玻璃飞溅。这次爆炸造成17人死亡,几十人受伤。

另一次是去“绿区”内的伊拉克临管会做一次重要拜会。当孙必干的车刚通过第二道岗检查。“砰”地震耳巨响,只有百米远的第一道岗发生爆炸,两名美国兵被炸死。爆炸掀起的热浪席卷着各种碎片飞来,差点击中孙必干的车。

就是在这样极度凶险的环境里,孙必干带着大家做了很多工作:

与伊拉克临管会中主要成员见面,传递中国与伊拉克保持友好的信息,就战前签订的油田开发、电力、工矿等合作进行沟通;和当地宗教、民间组织接触,积累社会“人脉”;还与联合国机构、美英联军建立了必要的沟通渠道。

04迅速营救、多方扭转僵局,只用25小时救出7名中国人质

2004年4月11日晚9点,从阿拉比亚电视台报道中第一次得知: 7名中国人在费卢杰地区被武装分子绑架。

孙比干首先确认消息属实,随后立即向国内报告,并按国内指示马上组织营救。

官方上:当晚联系到伊拉克临管会多位重要人士,协调当时我国外交部李肇星部长,和伊拉克外交部长连线,直接同人质进行对话。

民间上:了解哪些组织跟劫匪有联系、能说上话,找到了伊斯兰党和长老会,请他们出面做工作。

舆论上:通过半岛电视台,孙必干用阿拉伯语发表讲话,告知绑匪中伊两国一直友好,他们是来经商、务工的,不会做伤害伊拉克人的事……呼吁绑匪放人。

25个小时后,绑匪释放了7名中国人质。劫后余生、同胞们安全回国。当外界纷纷称赞孙必干时,他说:这是中国国家的力量,我们只是把所有能做的都做了。

05硝烟未尽、红旗展开,中国驻伊拉克使馆正式复馆

2004年7月9日,这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

在曼苏尔饭店一间普通房间里,一面崭新的五星红旗被展开。经过一年多的艰苦努力,中国驻伊拉克大使馆正式复馆,外交工作能全面开展了。

孙必干和小组成员、武警同志手举国旗,激动不已,有的人开心地笑了。

回国后,孙必干向组织报告:小组成员和武警同志非常辛苦。没有一个人因为危险退缩,也没有一个人提什么条件,这是一只很好的队伍!

06结尾:

孙必干花甲之年临危受命,在伊拉克冒死奔波,为恢复中国使馆,为解救同胞立下汗马功劳。 2004年,孙必干被中央电视台评为“感动中国人物”。

2022年1月12日,孙必干因病逝世,这个不知疲倦,为中国外交奉献一生的老人走了,他感动中国的精神将引领无数个“宗大伟”。

和平盛世,自由之花开满大地;岁月静好,有自己喜欢的日子。这一切都从哪里来的呢?

作者:沧粟

素材来源:

1、2004年11月19日 央视《新闻会客厅》带保镖上任的驻伊大使孙必干

2、《闯过“死亡之路”的外交官——孙必干 》

3、2022年01月16日荆楚网《武汉走出的外交家孙必干逝世 退休后还解救了7名中国人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