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妈(悄然出手)

时间:2022-12-15 浏览:49 分类:百科

文/檀所长

这两天对于投资者们来说,可谓是跌宕起伏、惊心动魄。

股市、债市、汇市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波动,其中周一的香港恒生指数一度大跌近7%,让人一朝回到08年。

在恐慌情绪下,周二A股在前期低点附近稳住了阵脚,全体围绕着3000点来回拉锯,盘中还出现了半小时指数猛拉2%的情况,可以看出市场在关键位置的反扑意愿仍然很强。

在目前的大环境下,风险大家都已心里有数,我们来谈谈这几天的积极信号。

央行9月对汇率做出了一系列表态之后,在资金投放和LPR利率等大家关心的问题上,基本都保持按兵不动。

而在这次的关键时刻,央妈第一时间做出了反应,出手稳定汇率同时进行了大手笔投放。

25日早间,央行发布公告:

为进一步完善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增加企业和金融机构跨境资金来源,引导其优化资产负债结构,人民银行、外汇局决定将企业和金融机构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从1上调至1.25。

这一参数的调整,实际上就是使外债额度扩大了25%。

提升外币的融资额度,一方面就是提升卖出外币买入人民币在境内使用的额度,鼓励机构跨境融资,从而达到使人民币升值的效果。

另一方面,扩大外债额度也是宽信用的一种体现,而在外币兑换人民币的过程中,其实也变相增加了央行的基础货币投放,

既能稳定人民币汇率,又能带动经济增长,这一操作可以说是一举多得了。

回顾历史,央行在2020年3月曾将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从1上调至1.25,在2021年1月又将这一参数从1.25下调至1。

基本上就是随着人民币的贬值和升值来回调节,是央妈“金融工具箱”中的又一法宝。

我们也看到,汇率剧烈波动下,凶猛的外资最近对资本市场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自10月11日以来,北向资金已累积净卖出549亿元,24日更是单日净卖出179亿,创出了单日净卖出的历史纪录。可以说是直接推动了近期市场的恐慌。

上一次北向资金连续快速流出是3月2日至3月29日,累计净卖出620亿,其中单日最大净卖出160亿。

这背后自然是由外资对人民币汇率和国内经济趋势的预期所做出的短期行为。

只要国内的政策和经济及时给出恢复信号,外资很快又会慢慢回来。

同样是25日早间,央行还进行23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由于有20亿元7天期逆回购到期,实现净投放2280亿元。

在外资刚刚大幅流出之后,央妈快速地为市场补血疗伤,避免了恐慌的蔓延。

关于外资的问题,还有一点挺有意思的。

上周我们就提到过,高盛的分析师突然表示看好中国市场。

高盛的报告中写道,与海外股票相比更青睐中国A股,因为它们相对较少地受到全球宏观经济不利因素的影响。

然而这周摩根大通首席全球市场策略师也不约而同地表示看好中国股市。

他在客户报告中写道,中国股票的快速下跌与基本面存在脱节,此轮抛售潮为股票投资者提供了买入机会。

随后我们也看到了,A股的外资大本营“北向资金”单日净流出创出了历史纪录,实在是颇为讽刺。

好在从我们的留言中可以看出,大家都已经猜到了高盛的报告是反向指标。

不过不管这些大投行们怎么说怎么做,下周就有一件大事可以充分体现外资对中国的态度。

不出意外的话,德国总理朔尔茨,就将在11月初访问中国。

当前大环境下,欧洲的对外态度相当分裂,德国内部的绿党就对此警告朔尔茨要与中国保持距离。

不过朔尔茨的态度也很明确,他认为一旦与中国脱钩,将对德国经济产生严重影响。同时他还表示,在欧盟峰会上,没有国家愿意与中国“脱钩”。

这个信号是相当积极的,相信这次卸任没多久的默克尔心里应该能得到些许安慰。

由于能源上愈发吃紧,德国的制造业成本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恐怕会受到巨大影响,因此必须寻找调整产业链的出路。

而就在25日早间,发改委等六部门印发了《关于以制造业为重点促进外资扩增量稳存量提质量的若干政策措施》,这似乎正巧能和朔尔茨访华对应上。

来源:新华社

这一文件提到,在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前提下,便利跨国公司、外商投资企业高管、技术人员及其家属出入境。各地方要用好用足中外人员往来“快捷通道”,结合当地实际,进一步明确标准和流程,为外籍人员来华提供便利。

这一政策指引似乎在为访华人员减少不必要的麻烦。

而在外商投资方面,文件也提出,在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方面,重点鼓励外商投资高端装备、基础元器件、关键零部件等领域。

德国正是欧洲制造业的核心,在汽车工业等高端制造领域有着诸多优势,目前正好又有转移产业链的需求,可谓不谋而合。

德国的宝马、巴斯夫等巨头都早已确定将在中国扩大投资建厂,如果朔尔茨能顺利成行,那么对于中德来说都是好消息。

此前还有一些传言称马克龙可能会随朔尔茨一同来华,我国外交部已经回应无法给出相关信息。不过作为欧洲经济的核心,德法两国确实是最着急的,寻求与中国合作也是非常合理的。

截至目前朔尔茨访华的时间还没有正式确定,就让我们静待中欧合作的好消息吧。

(免责声明:本文为叶檀财经据公开资料做出的客观分析,不构成投资建议,请勿以此作为投资依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