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市场经济(从中国农村改革发展历程看市场经济的伟大性)

时间:2022-12-15 浏览:41 分类:百科
  • 市场经济体制是人类迄今为止发明的最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没有之一。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人尽其能、物尽其用,而通过平等交换实现供需双方效益的最大化。当然,由于存在市场机制失灵,所以我们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注重市场的有效性,又控制市场的无序性从而保障公平。有人说人民经济是我们应该走的方向,其实这个观点应该从我们过去曾经走过的道路看出来是不对的。
  • 解放初期(大约在1949年-1957年),我们借鉴和发扬了在解放区“打土豪、分田地”的做法,把属于封建地主所有的土地分给了农民个人所有。众所周知,这种土地个人所有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因为在几千年以来,中国的农民都是给地主打工,不管是丰收还是欠收,他们只能获得微博的劳动收入。而“打土豪、分田地”的做法不仅调动了劳动群众的生产积极性,更主要的是让更多的人民群众愿意为国家、为社会、为进步而牺牲,哪怕是生命。我们能够用小米加步枪打败美帝国主义的飞机加大炮,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我们有四亿人民的支持。
  • 而1956、57年后,国家逐渐通过土地改革,将本来属于农民个人所有的土地通过初级合作社、高级合作社以及人民公社变为了高度集中的集体所有。众所周知,由于这种生产关系与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极度不相适应,因此不仅没有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反而极大地破坏了我们已经建立起来的生产关系。1957到1978年,粮食减产,民不聊生,加上67、68、69年的三年自然灾害,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极大损失。
  • 而1978年后,通过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改革,将农民的个人劳动表现同其劳动成果紧密联系起来,农民“交够国家的,留够集体的,剩下才是自己的”。这一市场化的做法不仅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而且也调动了农民自身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到1985年全国基本实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中国至此解决了十亿人的吃饭问题。
  • 不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没有发展的出路。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征程中,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旗帜鲜明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点从农村发展的历程可以明显看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