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他们为什么会选择钱塘、留在钱塘)

时间:2022-12-15 浏览:71 分类:百科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通讯员 郭英豪 何红芳 赵彩霞 李莫微

秋意渐浓,天高气爽,气温也变得舒适宜人。

早上8点不到,走进杭州市钱塘区前进智造园浙江顾家梅林家居有限公司工厂,在一排排裁床机、一条条流水发货线前,工人们正在有条不紊地开展各项工作。来自湖南怀化的张丽丽是其中的一员,她熟练地打开电脑,开始了一天的工作。张丽丽是苗族人,今年是她来钱塘的第7年,她从普通的裁床机操作工做起,通过自身努力已成为裁剪组组长。

截至目前,钱塘区少数民族人口约4万人(含流动人口),有苗族、壮族、侗族、土家族等50个民族,以务工人员、学生等群体为主。

为什么会选择钱塘、留在钱塘?张丽丽说,自己和家人都在钱塘工作,家乡择业选择较少,薪资偏低,而钱塘不仅提供了较好的就业平台和薪资,还让“新钱塘人”感受到了温暖,让“留下便是钱塘人”的心愿变成现实。

“几年前,我刚来钱塘不久,老家发生火灾,一场大火把房子都烧没了,那段时间进退两难,也影响了上班状态。公司得知我的情况后,从幸福基金里支出了一笔钱帮我。”张丽丽说。

帮张丽丽渡过难关的幸福基金,正是体现了钱塘企业对员工的关怀。在顾家梅林,像张丽丽一样的少数民族员工有765人,他们在钱塘工作生活,并通过努力实现了人生价值。而企业的幸福基金主要针对有特殊困难的员工,可以为其提供扶助基金,缓解员工急难所需。

顾家梅林相关负责人表示,为让各民族员工吃到家乡味,在钱塘也能感受家乡温暖,企业还在厂区设置了民族风味餐厅、民族特产小集市等特色场所。此外,企业还成立了民族服务小分队,针对员工特殊需求、子女入学等问题提供针对性的高效服务,让各民族员工真正融入“钱塘大家庭”。

除了给予“新钱塘”民族群众“钱塘关怀”,钱塘区也一直关注早期到钱塘发展的民族群众。

河庄街道新江村的邹志英是水族人,今年是她来钱塘的第20年。近几年,村里建设草莓小镇,她便响应号召,将家中15亩土地用来种植草莓,实现家庭年收入超30万元。“以前在厂里当质检员,一个月能拿5000元,但我们农民更喜欢和土地打交道,种植草莓不仅适合我们,而且收益也相当不错。”邹志英说。

目前,钱塘区已打造“石榴籽家园·钱塘融”品牌,并依托“石榴籽”家园、驿站、工作室、志愿服务队、宣讲团等五方力量,帮助各民族群众能够更好地宜业钱塘、逐梦钱塘。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