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星小轮(香港天星小轮)

时间:2022-12-15 浏览:42 分类:百科

在维多利亚港上,依然运营的天星小轮,虽然早已告别辉煌时代,但的风貌依旧如初。承载了一代又一代香港人本土印记的天星小轮,多年来作为连接香港与九龙之间的重要渡海交通工具,更在2009年被《国家地理旅游杂志》誉为“人生五十个必到景点”之一,并获美国旅游作家协会评为“全球十大最精彩渡轮游,绝非浪得虚名,其对香港人的意义亦举足轻重。

现在是游客必打卡的地方之一,在维多利亚港寰看香港岛和尖沙咀,犹如整个香港尽在眼底. 晚上的夜景更加突出.绝对对得起打卡圣地这个名号.

历史

天星小轮的历史可以追溯至香港开埠初期。1880 年,当时一位来自波斯的面包师傅米泰华拉 (Dorabjee Naorojee Mithaiwala) 成立了“九龙渡海小轮公司”,以蒸汽船“晓星”开设了来往维港两岸渡轮服务。据报章记载,当年的渡轮服务每隔 40 分钟至1 小时开出,都是往返中环毕打街及尖沙咀九龙角。当时坊间甚流行这种说法:香港岛与九龙居民可谓“老死不相往来”,自然是因交通不发达的缘故。渡海小轮的出现,正正打破了这种局面。五艘来自渡海小轮的烧煤发动单层船只,就此展开连结起港九两岸的旅程。

天星小轮(The Star Ferry Company)前身 — 九龙小轮公司(Kowloon Ferry Company)的创办人、印度 巴斯商人米泰华拉(Dorabjee Naorojee Mithaiwala)开始为 九龙仓员工提供点到点的客运服务,并在 1880 年开始以 名叫 Morning Star 的轮船提供来往中环毕打码头至九龙角(Kowloon Point)的客运服务。1898年,九龙仓买下所有小轮,并于同年成立天星小轮公司。公司命名源自辖下船只名称都有的“星”字。

尖沙咀天星码头

现在看到的码头,已经是50年代的产物了,依然保留着当时模样,绿色加白色的墙体,很有年代感.

第一代天星码头于1904至06年以木材兴建,位于九龙仓码头南端,即现今海运大厦一带,至1906年4月1日落成。不幸同年9月18日被台风破坏决定南移重建,于是设施南移至现址全面重建.

第二代则由1911至1914年建成使用至五十年

代。1916年,邻近天星码头的尖沙咀火车站落成,使乘客量大幅上升。1933年,天星小轮取得尖沙咀至中环航线的专营权。

第三代由1957年再重建,高两层,面海方向左右两面设有凸出桥位,成 U 字型设计,同时可以停泊四艘渡海小轮,较之前的码头增加一倍容量。此外,头等仓和三等仓的乘客进出口都是分开的,乘客下船途中便可以让下一班 的乘客登船,增加了渡海小轮的上下船效率。航站楼使用至今,成为现时的模样。

1979年8月2日,台风荷贝来袭,一艘万吨级的希腊货船撞向尖沙咀天星码头,之后在九龙公众码头搁浅,码头遭到严重破坏而停用数星期.

中环天星码头

第一代天星码头 (1898-1912)

第一代码头相当简陋,主要用木材搭建,基本上没有任何设计可言,纯粹作停泊渡海小轮之用。

码头最初就叫做雪厂街码头,后来因被天星小轮停泊,遂改名为天星码头。此时的天星码头,只不过是一座草棚式屋顶之简陋建筑物,在金字屋顶前端书有“往九龙仓”的中英文字样。主要为上落船的人遮雨挡阳,实用性多于一切。

不过当年中环是西方人士的活动场所,除非你是特权或有钱的生意人,否则甚少踏足该区。所以对一般市民来说,在中环码头乘船是人生其中一项盛事。

第二代天星码头(1912-1957)

1912年,码头原地重建,以混凝土桩柱,配以钢铁屋顶而成。采用了维多利亚式建筑设计,房顶高耸,主色调为白色,实而不华的设计受到市民认同,因此码头开始成为中环地标之一。

随着来往九龙与广州的港穗直通车于1911年10月投入服务,1912年的天星码头入口处也以英文写着:“Kowloon Canton Railway”,可见当年前往尖沙咀其中一个主要目的是乘九广铁路到中国大陆。

在日占时期,天星小轮改为由“香港占领地总督部管理”之“香九连络船”。而天星小轮的服务亦随着香港沦陷而停顿了44个月,该段时间相信市民的往来并不自由,如有需要可能要乘搭俗称“哗啦哗嗱”的电船过海了。第二代天星码头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船公司本来希望原址复修码头,可惜1958年中环再度填海,码头只好搬迁。

第三代天星码头(1957-2006)

中环天星码头和尖沙咀天星码头一起建造,设计也是采用面海方向左右两面设有凸出桥位,成 U 字型设计。

50年代,政府再次于中环填海,在海滨整合出一个包括大会堂、公共停车场、皇后码头、爱丁堡广场及天星码头(所以这天星码头又名爱丁堡码头)的公共空间。整个空间以至建筑物的规划都贯彻了“现代主义”风格,着重利用简约的线条,勾划出俐落且明亮的空间,建筑物的高度与横向有着巧妙的平衡,让人感觉舒服。 延续上一代的传统,码头也有一个由比利时王子送赠给怡和洋行,再由怡和洋行转赠给天星的大钟。该钟楼与伦敦西敏寺大笨钟属同门,出自同一生产商。

到了60年代,天星码头早已从华人勿近成为市民休憩的场所,甚至是抗争的场地。对四五十后的香港人来说,60年代因天星小轮加价而引起的社会暴动是最深刻,而很多七八以至九十后则因清拆天星及皇后码头而开始关注文化保育。自1967年暴动后,香港政府重力修补与市民之间的关系,例如举办香港节;加上一系列惠民政策,令香港在70年代迅速起飞,于经济与文化均得到长足发展,成为国际大都会之一。

1975年英女王访港

1975 年,英女皇伊利莎伯二世访港,便是在该码头乘搭“ 慕 莲 夫 人 号 ”( L a d y M a u r i n e ) 渡 过 维 港 进 行 访 问 。 港 督 尤 德抵港履新,亦是在九龙公众码头乘船到港岛皇后码头上尖沙咀海滨 历史、城市发展及大众集体记忆

岸,前往就职典礼现场。除了服务英国皇室和港督外, 九龙公众码头更是尖沙咀天星码头以外前往港岛区的重要 水运中心。

第四代天星码头(2006-)

第四代码头分为中央大楼和码头两部分,其中中央大楼顶部放置了复古设计的钟楼,新钟楼的钟声较高音,整体上与旧钟楼相似。

第四代天星码头建筑模仿第二代码头,使用维多利亚式建筑。建筑分为中央大楼及码头两个部分:中央大楼顶部摆放有全新从荷兰购入的电子仿古钟楼,上层则设有展出天星小轮有关物品的展览厅,并设有多间商铺,地面楼层则是公众休憩用地;八号码头顶层曾经是公众观景楼层,其后封闭进行香港海事博物馆新馆址的改建工程,并于2013年2月26日开放;七号码头顶层则设特色餐厅。其顶部安装了玻璃天窗,使阳光直接进入室内。

2006年,码头及钟楼沿用49年后又再面临搬迁,再一次因为填海工程影响而要清拆。这次引发了数百名市民和大学生的不满。他们发起占领码头运动希望助止政府清拆,大部分人指责政府只顾经济发展,罔顾历史建筑。虽然爱丁堡广场渡轮码头最后仍难逃被清拆的命运,但成功改变了部分香港人对历史建筑的看法。在这次运动之前,香港人对保育一直都不太重视,清拆天星码头引起了公众对文化保育的关注,保育及活化具历史价值的建筑物成为香港议题之一。社会上更出现了一些新名词,例如“集体回忆”等等。

爱丁堡广场渡轮码头清拆后,取而代之的是中环的7号码头和8号码头。不过8号码头现时已经停用,改为香港海事博物馆。7号码头则继续提供往返尖沙咀及中环的渡轮服务。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