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梓木(1943年红色特工王梓木突然出走)

时间:2022-12-15 浏览:45 分类:百科

1943年9月,身在延安的周恩来突然接到董必武急电,称王梓木同志私自出走,一夜未归。周恩来看完电报当即回电:

“要不惜一切代价,务必促其回来。”

王梓木出走风波

那一天南方局按照中央的安排,在同志间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轮到王梓木的时候,一位刚参加工作的年轻同志,毫不客气地对王梓木的工作作风和脾气提出了尖锐的批评,甚至还称王梓木是“西北军的封建军阀余孽”。

一听到“军阀余孽”四个字,王梓木顿时火冒三丈,和那位年轻同志争执起来。会议结束后,暂时主持南方局工作的董必武,对王梓木进行了严肃地批评,说他不能正确对待同志们的意见。王梓木当时怒气未消,再次与董必武发生了口角。

回到住处后,王梓木还是想不通,自己为革命潜伏西北军,居然被说成是“军阀余孽”,还不如将这件事做实。王梓木一气之下走出了周公馆,坐着黄包车直奔冯玉祥所在的办事处。

图丨北洋政府时期的冯玉祥

王梓木是冯玉祥的得意门生,也曾经是他手下得力干部,如今却被人指着鼻子说成是“军阀”。平生最讨厌别人说自己是“军阀”的冯玉祥,听完王梓木的遭遇也十分生气,这不就相当于指着自己的鼻子骂自己的“军阀”。

冯玉祥立刻给吴铁城打电话,让他将王梓木在八路军中的名额和薪俸收回去,然后让王梓木写一份脱离八路军重庆办事处的声明,交给报社公开发表,然后安心留在自己身边工作。

当时王梓木的妻子还在南方局工作,放心不下的王梓木给周公馆打了个电话,说自己就在冯玉祥的办事处,不准备回去了,让妻子带着孩子一起过来。

当时负责外事工作的王炳南接到电话后,立刻报告给董必武。弄清了王梓木的下落,按照周恩来的指示,董必武立刻派王冶秋和梁蔼然劝说王梓木回来。

王、梁二人奉命赶到冯玉祥的办事处,和王梓木整整谈了一下午,好话歹话说了一通,王梓木坚决不回去,打定了主意要留在冯玉祥身边。一无所获的王、梁二人只好返回周公馆,向董必武作了汇报。

董必武一听没有效果,着急地指示二人再想想办法,一定要将王梓木劝回来。王、梁二人没有办法,只得再次前往,和王梓木又整整谈了一个晚上,也没有多大的起色。

图丨王冶秋旧照

就在二人不知该如何是好时,窗外一阵吵闹声引起了王冶秋的注意。他打开窗户一看,是王梓木的妻子抱着孩子找来了,结果被拦在了大门口。王冶秋赶忙跑下楼,说明情况后将王梓木的妻子接了上来。

王梓木的妻子一进屋,就将孩子塞进了王梓木的怀里,哭着说家里出事了,让王梓木赶快跟自己回去。王冶秋一看这种情况,“顺水推舟”地对王梓木说,他的这种做法,别说对不起党,就连妻子和孩子也对不起,看在妻子和孩子的面子上,他也该回去了。

王、梁二人的苦心劝说还是有一定的效果,王梓木一拍桌子,起身说那就回去,但是得麻烦他们跑一趟,让办事处派车来接自己。

事情有了转机,王冶秋赶忙跑回周公馆汇报,董必武立刻派人派车,将王梓木一家人接回了周公馆。

王梓木后来主动向董必武作了检讨,董必武并没有因此而责罚他,经过慎重考虑,南方局决定将其调回延安工作。不久王梓木随周恩来回到延安,担任高级参谋,他还给毛主席写了一份检讨,毛主席随后复信:

“……一时的错误你已改正了,了解了,也就过去了,不要时时记在心里……”

图丨毛主席在延安

王梓木究竟是何人?为何毛主席、周恩来和董必武,对于王梓木都如此看重?

为革命贡献一生

1927年,32岁的王梓木从军校毕业后,加入了冯玉祥领导的西北军,并历任军中多个重要职务,深受冯玉祥的器重。依靠着在西北军中的地位,王梓木为党做了许多地下工作。

中原大战爆发之后,王梓木在一次战斗中不幸负伤,痛失右腿。还没等到伤愈完全,王梓木就接到命令,让他立刻返回部队,可惜不久冯玉祥部溃败,王梓木也与党组织失去了联系。

后来王梓木在同学的资助下,在济南开了一家远东书局,又和友人在天津开了一家印务社。与党组织恢复联系后,他依靠书局和印务社,一边为党组织提供活动经费,一边为印刷抗日宣传材料提供便利。

图丨王梓木和同事们

随着印务社负债倒闭,再加上叛徒出卖,地下党组织遭到破坏,王梓木遭到敌人的追捕。侥幸脱险后,王梓木辗转来到北京,通过老同学见到了冯玉祥。当时冯玉祥有意将他留在身边工作,并许以高官厚禄,但遭到了王梓木的婉拒。

王梓木的想法是,自己找冯玉祥是为了避难,不是为了做官。因此在局势缓和后,他再次回到天津,与组织接上了头。上级任命王梓木为北方局情报处长,主要负责冯玉祥、张学良等人的统战工作。

1937年11月,王梓木奉命去做鹿钟麟的统战工作。鹿钟麟是仅次于冯玉祥的西北军二号人物,抗战表现积极,中共为了将他争取过来,先期已经派了两人到他身边担任幕僚。

借着友人的关系,王梓木登上了鹿钟麟的专列,不但与其进行了长谈,而且还留宿在专列上。王梓木随后约见了我党安排在鹿钟麟身边的同志,向他们传达了中央的统战策略,并嘱咐他们仔细学习中央印发的文件。

南京沦陷后,国民政府一些部门迁到了武汉,长江局也随即在武汉成立,王梓木随周恩来住进了办事处,负责统战和情报工作。当时蒋介石对鹿钟麟已经有了戒心,将鹿钟麟安排在自己身边工作,以防再出现一个西北军集团。

图丨鹿钟麟旧照

在这个契机下,王梓木安排鹿钟麟和周恩来见面,鹿钟麟欣然应允周恩来的要求,想办法离开武汉,挺进华北敌后,为抗日做出了不少的贡献。

1939年南方局在重庆成立,周恩来担任书记,董必武担任副书记。考虑到王梓木在国民党中的各种关系,便安排他担任高级军事参议,实则做国民党军的统战和情报工作。

叶剑英奉命返回延安之后,王梓木成为军事组的负责人,并负责建立南方局在重庆的情报网。几十名潜伏于国民党高层的中共地下人员,都与王梓木有单线联系。凭借着这张情报网,王梓木为党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一次偶然的机会,王梓木在机场偶遇军校时期的老同学,恰好这名老同学是争取的统战对象之一,因此他便找机会让周恩来见一见此人。在周恩来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说服下,这名老同学答应与共产党联合抗日,并趁出差的机会,带回了100瓶盘尼西林。

这些药后来被转送到抗日根据地,挽救了不少八路军官兵的生命。

后来王梓木的同学在解放前夕,拒绝回到国民党部队任职,解放后为新中国的军队建设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抗日战争爆发后,虽然国共两党处于合作时期,但八路军办事处仍旧被特务严密监视。当时安排在鹿钟麟身边的两位同志已经被调回延安,王梓木将另外一名同志,介绍到国民政府,安排在鹿钟麟的身边。

图丨重庆周公馆

这名同志后来获取了不少国民党的重要情报,通过王梓木源源不断地传到了中央。这也正是王梓木出走之后,周恩来和董必武最担心的事,担心给国民党提供策反他的机会。

后来事实证明,周恩来和董必武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的。

在王梓木重回周公馆不久,两名自称是王梓木朋友的国民党军统特务,跑到冯玉祥的办事处要求见王梓木。得知王梓木已经离开后,军统派了一小波特务跑到周公馆门前,造谣说王梓木被共产党秘密处决了。

为此,八路军办事处还特别召开了一场记者招待会,让王梓木公开与记者见面,打破了国民党军统编织的谣言。

为人民奔波不停

抗日战争胜利后,大批干部被派往东北工作,王梓木也提出申请,希望回到东北老家工作。经过一年时间的长途跋涉,突破了敌人的数道封锁线,王梓木终于抵达了齐齐哈尔,并被委任为嫩江省政府第二副主席。

时任嫩江省主席的于毅夫对他颇为照顾,经常交代工作人员,一定要照顾好王梓木的衣食起居,还将自己所住的朝阳的房间让给了王梓木。但王梓木丝毫不认为自己没有右腿有什么不方便,经常拖着假腿深入到工厂和农村。

图丨于毅夫旧照

1949年嫩江省和黑龙江省合并之后,王梓木被任命为黑龙江省政府副主席,当时政府内干部紧缺,王梓木就协助于毅夫,分担了不少工作。

1951年夏天,连日的大雨让嫩江的水势暴涨,随时都有决堤的危险。为了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王梓木拖着假腿日夜战斗在抗洪第一线,最终由于过度劳累,病倒在抗洪前线,经过多日抢救才转危为安。

同年,黑龙江多地发生克山病情,眼看着克山病在全省蔓延,王梓木召开紧急会议,要求各级政府采取预防和治疗措施,控制病情的发展,如果之后发生因预防不当而造成对人民生命的损害,按照级别追究责任,严加惩办。

1953年王梓木到基层视察,结果因为潮湿受凉,截肢的右腿发病。随行的工作人员劝他休息,但他坚持忍痛视察完毕。回到齐齐哈尔后,王梓木就病倒了,最后不得不送到北京接受治疗。

在黑龙江省和松江省合并后,王梓木被调任鞍山担任市委副书记。大家听说他要离开齐齐哈尔,纷纷前来探望,不少人送礼送路费,结果被王梓木一一回绝。

临走时,他带走的只有当年随自己来齐齐哈尔时的七本书。

图丨防治克山病专家深入农村

从一个省政府副主席,变成了市委副书记,王梓木并没有因为官职上的变化,心里产生落差。当时鞍钢建设刚刚开始,工作千头万绪理不清楚,王梓木将自己的心思全部放在了鞍钢的建设上。

他经常拖着假腿,坚持到工地上视察,尽全力依靠地方政府的力量,为这个国家重点工程做一些工作。

后来王梓木被选为辽宁省副省长,她的女儿大学毕业后,不愿到克山县工作,想让父亲将自己调到沈阳,王梓木坚决不答应,叮嘱女儿要服从组织分配,到最艰苦的地方接受锻炼,为那里的老百姓做贡献。

遗憾的是,这样一位为国家奉献一生的人,在76岁的时候蒙冤去世。11年之后,王梓木得到了正名,地方省委为王梓木举行了骨灰安葬仪式。这位新中国的功臣得到了他应有的待遇。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