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1950年)

时间:2022-12-15 浏览:39 分类:百科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击右上方的“关注”。感谢您的支持和鼓励,希望能给您带来舒适的阅读体验。


1948年12月18日,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打破了沉寂静默的夜幕。

借着浓重夜色的掩护,两个身着军装的军人悄然进入了清华大学

他们来到了清华大学的某间寓所前,轻轻叩击门扉。

门被推开了,开门的是一个戴着眼镜、有几分书生气的中年男人。

这个中年男人虽然看起来平平无奇,但他的头衔却有很多。

梁思成

他正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设计者,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者,清华大学建筑系主任,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联合国大厦设计顾问建筑师,美国普利斯顿大学名誉文学博士,美国耶鲁大学教授,被誉为“中国建筑历史的宗师”的梁思成

而深夜造访梁思成寓所的两名军人,则是我党解放军的两名重要干部。

但此时的北平城正处于蒋介石政府的恐怖统治之下,我党解放军的两名重要干部冒着巨大风险深夜拜访梁思成究竟所为何事?

这就要把时光倒退回一百年前,从1840年的那场鸦片战争开始慢慢说起了。

东交民巷街道

不堪的过往

所谓东交民巷,其实是元朝时期北京城的米市,其本名为东江米巷。

1840年,英国人靠着坚船利炮凿穿了大清的海岸防线,逼迫清朝签订了臭名昭著的《南京条约》,我国漫长的半封建半殖民历史也就此拉开序幕。

直至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在英法的逼迫下清政府不得不再度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天津条约》,条约中规定允许英法美俄入驻东交民巷并设立使馆。

至此,东江米巷正式更名为东交民巷,成为了专门安置外国使馆的外交区域,而这也正是今天东交民巷的雏形。

1901年,英法美日俄德奥荷等11国强迫与清政府签订了《辛丑条约》。

原本的东交民巷面积自然无法承担陡然增加的外国使馆数量,因此作为外交区域的东交民巷也不得不再度重新规划,重新规划后的东交民巷面积达到了原本的二十倍。

丧权辱国的清政府为了满足各国要求,不仅在东交民巷中为各国设置使馆,更是为其预留出了大量空地以方便各国在此驻军把守。

以至于后来的东交民巷不仅有军营驻扎,更是设立起了围墙哨所,炮台碉堡林立,俨然一个国中之国

法国邮政局及对面的原德国公使馆

最可恨的是,东交民巷明明是中国人的土地,但驻守于此的各国军队却禁止中国人通行。

“往来居民,切勿过境,如有不遵,枪必尔命。”

一张明晃晃的布告张贴在东交民巷外,简直就是租界时期上海外滩公园告示牌上的那句“中国人与狗不得入内”的翻版!

列强的枪炮在北京城内耀武扬威,而软弱无能的清政府却对此置之不理。

这种情况直至清政府垮塌后依旧没有解除。

在日本投降后,蒋介石政府上台。

相比于软弱的清政府,蒋介石是否会清除东交民巷内的各国驻军呢?

答案是否定的。

1946年12月24日,驻东交民巷的美国士兵皮尔逊等强奸北京大学女学生沈崇,蒋介石政府党不顾全国人民的强烈抗议,把主犯交给美国自行处理,该犯回到美国即获“无罪”释放。

蒋介石之所以对东交民巷的问题妥协,是因为在当时美国为蒋介石政府提供大量的武器装备及金钱物资等援助。

通俗地讲,美国人那可是蒋介石的爸爸,天底下哪有儿子赶爸爸的道理?

而我们上面所提到的,我军派干部夜访梁思成,正是为了获取《全国文物古建筑目录》,从而使包括东交民巷在内的北平古迹免受炮火袭击,让这些传承着中华民族上千年文化的历史遗迹在战火之中得以保存。

那时的毛主席即便远在西柏坡,却依然记挂着北平古城内的诸多文物古迹。

他在发往前线的战报里要求注意保护好北平的教育机构和文物古迹,因为毛主席深知历史和教育才是一个民族的根。

后来,在我党的不懈努力下,北平终于和平解放。

北平解放

首次施压

1949年2月3日,解放军进入北平后,在中国领导人特别要求下,进城巡游的解放军忽然走向东交民巷,在周边百姓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声中从东交民巷前昂首走过。

而面对着雄赳赳气昂昂的解放军,各国使馆却像是见了猫的耗子,纷纷紧闭使馆大门,不敢露头。

他们当然不敢露头,因为他们知道此刻摆在他们面前的军队是一支完全由信仰武装而成的军事力量。

这份信仰与日本神风特攻队的狂热不同,它是将人民与国家的苦难一并肩挑,将国家兴亡视作己任,将人民福祉记在心头的孤勇与赤诚!

北平解放

这支军队不依靠外国援助,不向个人效忠,心中记挂着的除了人民,还是人民!

在清政府、北洋政府以及蒋介石政府面前耀武扬威的各国使馆,在这个时候却表现出了如家猫般的乖巧与温顺。

前倨而后恭,思之令人发笑。

和认贼作父的蒋介石政府不同,在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正式宣布成立后,中国领导人便开始着手解决东交民巷的问题。

要知道,漫长的国共内战早已将中国大地变成了一块茫茫焦土。

新中国刚刚成立之际,正是全国上下各行各业百废待兴之时,按理来说此时此刻发展重建这个千疮百孔的国家才是重中之重。

而有着多国驻军的东交民巷显然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为什么中国领导人放着至关重要的建设工作不去做,反而要去和东郊民巷以及其背后的西方列强碰上一碰呢?

原因非常简单。

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张皮。

北京作为新中国的首都,就相当于一个人的脸面。

而有着诸国驻军的东交民巷无疑就是这张脸上的一颗烂疮!

北京没解放,东交民巷有各国驻军。

北京解放了,东交民巷还有各国驻军。

那北京岂不是白解放了?

所以,在新中国成立的两个月后,北京军管会便在毛主席的霸气要求下向东交民巷的各国军营发出通告:驱除驻军,征用兵营!

然而,请神容易送神难。

自东交民巷创建伊始,至今已有百余年。

法国邮政局旧址建筑

各国驻军在东交民巷里盘根错节,岂是那么容易驱逐得了的?

于是,一场围绕着东交民巷的暗战便悄然打响了。

各国联手、明争暗斗

首先是美国前总领事柯乐博,他秘密联络英、法、荷、比、意五国领事组织起了一场秘密会议,妄图联合抵抗军管会。

但令他意想不到的是,英国早在1950年1月6日便已经承认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而英国领事也以“未接到军管的正式通知”为由,提前离场。

英国的这一举动无异于背刺美国,毕竟美国人可是蒋介石政府的长期支持者,台湾上的蒋介石才是他们的基本盘。

为什么英国敢背离美国独走?

原因很简单,当时的解放军已经打到了深圳河畔,距离香港更是仅有一桥之隔。

当时的香港还是英国殖民地,但驻扎在香港的英军很清楚自己在横扫了蒋介石军团的解放军面前根本算不上一盘像样的菜。

迫于压力,英国政府不得不承认新中国的国际地位,以此来换取香港暂时的稳定。

但美国哪里知道英国的这些弯弯绕,英国领事的提前退场对本就惶惶不安的各国使馆而言无异于雪上加霜。

有了英国这位“带头大哥”,荷兰、比利时二国领事在第二天也缺席了领事会议,美国妄图联合其余五国联合对抗军管会的计划至此便无疾而终。

至此,貌合神离的西方各国对中国联手施压的计划便正式宣告破产。

但是,祸心不死的柯乐博立刻想出了第二条计策,那就是拿出旧中国曾经签下的种种不平等条约,以此作为“铁证”并写下信函寄予周总理,试图保住美国于东交民巷的驻军。

周总理

霸气回应

柯乐博万万没想到的是,自己绞尽脑汁所写下的信函根本没有送呈到周总理手中,因为此时的美国还不曾与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因此柯乐博的领事身份自然也不被新中国承认。

柯乐博万万不曾想到新中国领导人的回应竟然如此强硬,病急乱投医的美国人最终找到了英国领事高来函,希望他能作为传声筒替美国政府向新中国表达保留驻东交民巷军营的意愿。

英国领事高来函最终将这封信件送到了当时的中国外交部欧洲司司长宦乡手上,但宦司长却根本不吃这一套。

而伟大领袖毛主席更是直言道:“东交民巷这个长在中国脸上的烂疮是到了根治的时候了!

毛主席

新中国之所以区别于旧中国,就是因为新中国是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

如果继续放任外国军队驻扎在北京城内对百姓作威作福,那新中国还叫什么新中国!

面对着中国领导人的强硬态度,美国国务院威胁我国,要撤回所有美官方人员。对此,我国媒体新华社专门发表评论,给企图保持旧日特权的美国以有力驳斥。

说来也是奇怪,尽管西方各国在东交民巷驻军问题上明争暗斗、好不热闹,但在最后征用各国兵营时却是雷声大,雨点小。

与柯乐博预料之中的大军压境不同,最后前来征收兵营的只有几名工作人员。

旧美国使馆

中方此举所表达的意图很明确,正所谓先礼后兵,这个“礼”我已经做了,但如果美国政府依旧冥顽不灵的话……

柯乐博自然清楚中方所表达的意思,在无谓地叫嚣抗争后,柯乐博最终还是灰溜溜地带人撤出了东交民巷。

最强的美国人都已经撤了,其余几个国家也都识趣地陆续撤出了东交民巷。

至此,东交民巷结束了百年的驻军历史,成功地变回了它最原本的面貌。

东交民巷现状

现如今东交民巷已经变成了北京的一处普通景点,只有曾经的各国使馆旧址还在叙说着它往日的旧事。

在诸多大事记的建国初期,东交民巷只不过是史书中毫不起眼的一笔,但对当时的新中国而言却意义非凡。

东交民巷的解放,实际上代表着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一种宣扬,它标志着中华民族已经与过往的那段屈辱历史彻底告别,来自西方列强的压迫与剥削彻底一去不复返了!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