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尔巴乔夫访华(1989年戈尔巴乔夫访华)

时间:2022-12-15 浏览:40 分类:百科

但是可惜的是,历史已经是过去的无法改变的事实,对于苏联解体这事,我们也只能接受。当然,苏联这个红色大国虽然坍塌了,但我们这个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并没有停止前进的步伐,如今的我国依旧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社会主义道路上越走越远,发展的越来越好。如今的苏联已经成为历史,彻底成为了过去式,但我国还在历史的车轮中不断砥砺前行,为共产主义事业不断奋斗。

前言

在1989年,我国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这是时隔多年之后,该国领导人的首次访问,为了迎接他的到来,我们进行了很多方面的准备工作,当时我们的邓公更是直言道,三年多以来,就是在想着今天怎么跟他谈,这位特殊的客人就是苏联的最后一任领导人戈尔巴乔夫,而这也是苏联领导人时隔三十多年后,再次来到中国,双方在会议期间,邓公直接提出了三个要求,同时,苏联驻守在我国边境的百万大军也是即刻撤回,之后二人的谈话更是令戈尔巴乔夫感叹不已,那么,邓公究竟提出了哪三个要求?他又说了什么令戈尔巴乔夫如此感叹?你们对认为戈尔巴乔夫访问我国是什么目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们的看法和观点,也请大家长按点赞关注我,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当时戈尔巴乔夫来到我国,可谓是意义很大,那是中苏两国在经历了三十年的对立后第一次苏联领导人访华,同时也是苏联领导人第一次访华,面对这一历史性的一刻,我国前前后后做了很多的准备,我们的工作人员也是一直在进行各种礼仪细节的培训,值得一提的是,在准备过程中,有两个细节被一直着重强调。当时为了这些细节的安排,我们的相关工作人员甚至还进行了激烈的讨论,那么这两个细节究竟是什么呢?

首先放第一个发生在戈尔巴乔夫访华前期,当时在他决定来华的前一年,我国与苏联的关系发生了转折,之后双方决定展开一次外长交流会议,当时我国参加会议的代表是钱其琛,那年12月,钱其琛乘坐飞机抵达当时苏联的首都莫斯科,之后与苏联外长进行了亲切友好的会谈,之后,钱其琛到达了莫斯科的标志性建筑,克里姆林宫,在那里他见到了当时苏联的最高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在访谈结束后回到国内后,钱其琛回忆起在克里姆林宫的场景,他表示戈尔巴乔夫看起来为人十分热情,

讲话也是滔滔不绝,让人感觉很是舒服,当然这些是作为一个国家、甚至一个大国的领导人必备的,最重要的是,双方在交流的过程中,戈尔巴乔夫居然不可思议的说了这么一句话,表示在双方发生的一系列事情上,苏联方面也存在错误,当时听到这番话的钱其琛十分震惊,一再确认自己是不是听错了,因为自从六十年代左右双方关系破裂以来,这是苏联领导人首次在公开场合承认自己的错误,再确认之后,钱其琛认识到这是苏联发出的信号,他们想要与我国改善关系,之后钱其琛表示,欢迎戈尔巴乔夫来到我国访问,很快双方就立刻达成了协议,1989年,戈尔巴乔夫将正式访华,并且与我国领导人见面。

戈尔巴乔夫访华

当时这一消息一出,可谓是震惊世界,戈尔巴乔夫访华意味着,双方在经历了三十多年的冷淡期后,两国的关系会向着正常化的方向发展,当然我国领导也十分清楚,对于这件事要从长计议,并且要从多个方面进行准备和谈判,免得到时候显得十分被动,在之后,苏联的外长又对我国进行了一次回访,邓公还在上海亲自会见了这位苏联外长。也是在此次会议上,邓公说出了一句十分震撼的名言,结束过去,开辟未来,此话一出,直接将戈尔巴乔夫访华的意义点名,并且也表示了对于未来双方关系的看法,

之后苏联外长提出,戈尔巴乔夫将会与五月中旬访华,当然,双方的谈判也并非是一帆风顺的,其中也出现了一些小插曲,那就是柬埔寨问题,邓公表示,只有先将柬埔寨的问题解决完毕后,访华的工作才能够提上日程,并且还幽默的表示,访华日期他们定就行,因此此时的苏联在我国坚决的态度下,不得不与我国一同发表了关于柬埔寨问题的声明,之后终于确定了戈尔巴乔夫将会访华。

行程确定后,我国便开始抓紧时间准备一系列的工作,因为这次苏联领导人的访华意义非同小可,因此必须面面俱到容不得半点马虎,值得一提的是,随着访华的时间越来越近,我国的工作人员在紧罗密布的安排准备工作,在这当中,有两个安排格外的引人瞩目,首先这两个安排都是关乎礼仪的,一个是与苏联同志们的称呼礼仪,另一个是与苏联领导人见面之后的礼仪,对于这两个问题我们如今看来或许认为根本不值得一提,毕竟无论何种礼仪仅仅只是一个礼貌的形式而已,不用太过在意,但是大家殊不知,这两个礼仪形式非同小可,它的背后蕴含着的是两个国家的历史,以及我国的政治态度,为什么会这么说呢?我们接着往下看。

细节商定

首先我们来看第一个,与苏联同志们的称呼,说起我们与苏联,其渊源可谓是颇深,早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我们便深受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影响,也是在这样的影响下,我们国家也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根据之前的一些记载,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与苏联可谓是关系密切,来往交流频繁,当时我们与苏联人相互之间都以同志相称,关于这一点,相信大家也可以通过一些演绎那个年代的影视剧看出来,双方互称同志。意味着苏联与我国人民是亲密无间的战友,是一同为美好明天奋斗的同胞,

1949年,新中国成立,我们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终于告一段落,开始向社会主义道路迈进,此时我们与苏联的称呼也随着国内环境的变化发生了变化,在建国后的一两年,也就是1949到1950年期间,双方之间的称呼由同志转变为了先生,那时我们的主席在访问苏联后,苏联便在公开报道上称其为先生,那么为什么曾经的同志变为如今的先生了呢?其实在这背后是有原因的。

在过去,我们国家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压迫,苏联人民也受到了纳粹德国的入侵,双方作为世界反法西斯国家,可以说是共同革命的战友,因此可以称之为同志,然而如今,第二次世界大战已经结束,双方也都各自独立,成为了一个主权国家,自然不能再用同志来互称,再加上,在二战结束后,世界形成了美苏争霸的两极格局,当时两个国家在全世界到处拉队友战队,但我们的伟大领袖凭借着其远见卓识,坚决表示我国是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要追求平等,独立自主,不会站队,更不会成为苏联的附庸,因此,那时称呼为先生虽然显得不如之前亲切,但在那时也是十分恰当。

在有了前两次的背景铺垫后,如今苏联的领导人在时隔三十多年后访华,这对于两国来说意义重大,因此如何称呼必须要慎重考虑,当时有人提议,或许可以再用同志这个称呼,毕竟如今的苏联依旧是社会主义国家,大家都是共产党,因此使用同志这一称呼也没有什么不妥,但是对此就有人认为,同志这个词代表的是双方之间深厚的感情,互相信任,如今我们回看与苏联的关系,使用同志一词显然不是特别合适。当时,我们党内对于称呼什么进行了激烈的讨论,大家各执一词,争论不休,从这便可以看出,虽然仅仅是一个小小的称呼,但其后背却承载了很多的历史。

当然,最终双方在经过激烈的讨论后,最终还是确认了一个方案,那就是在日常的一些活动邀请中,我们将其称之为同志,在一些正式的会谈中,也可以偶尔这么称呼,但是不能太过频繁,而在对外的新闻报道中,就以职务相称,这么一看,这样的安排可谓是一个折中的办法,很妥当,因此在经过一番讨论后,称呼的问题终于被解决了。称呼解决后,我们再来看第二个问题,礼仪。在之前,按照以往的惯例,

为了表示亲近,除了双方握手之外,还会有一个拥抱的礼仪,不同于西方国家喜欢贴面的礼仪,在社会主义国家,更喜欢用拥抱来表达亲近,像苏联的领导人勃列日涅夫除了喜欢拥抱外,还喜欢亲吻脸颊以示友好,而我国在接待一些外宾时,也会选择拥抱。通过以上种种,我们可以看到,我国与苏联同为社会主义国家,双方领导人见面拥抱一下合理正常,但是任何事情不能只看表面,要从整个大背景看待,当时我国与苏联因为一些原因,双方之前已经有将近三十年的时间没怎么往来,多年的对抗使得双方产生了严重的隔阂,如今一上来就拥抱实在是让我方无法接受。

再加上,按照邓公的说法,拥抱除了上述的含义外,还有另一层意思,回望过去两个国家的历史,在那个风雨飘扬的时代,我们曾经仅仅相拥,通过结盟的方式来应对未来可能发生的一切挑战,但是如今时代在变化,不结盟才是当下的主流,也是一个国家真正的走向强大的必备,过去的抱团方式也已经彻底成为了历史,因此,如今双方两国的关系是睦邻友好的平等合作,而不是抱团或者结盟,因此不应该拥抱,在明确这一点后,我方的代表立即在礼仪中进行安排,最终决定双方的礼仪为握手,不拥抱。通过以上两点我们可以看出,对于这次历史性的会面,我们国家可谓是十分重视,在一些细节礼仪上,邓公也是思虑周全,大到每一场安排,小到每一个细节,都是经过深思熟虑,大有深意的。

翻译问题

不过,在以上两个细节敲定后,我国这边又马上迎来了另一个难题,当时我们邓公表示,之前在与苏联的外长交谈的过程中,发现苏联方面的翻译人员对于汉语很不熟练,如此一来,定会影响自己与戈尔巴乔夫的谈话,甚至还会造成效率低下,这个考虑可谓是不无道理,其实,按照当时的传统,双方领导人在交谈时,是需要各自带翻译的,不过为了节省时间,提高效率,邓公便提议,

由我方的一名翻译人员负责此次双方的谈话交流,这样一来会更加的快捷方便,之后苏联那边在得知这一提议后,认为有道理,毕竟当时苏联国内精通汉语的人屈指可数,因此在一番考虑后,同意了这一请求,之后,我方选择了后来在俄语界声名在外的宫建伟作为双方会谈的唯一翻译,说到这里,到目前为止,基本上关于这次会谈的大大小小包括一些细节问题已经全部解决,可谓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等待着戈尔巴乔夫的到来

很快,时间来到1989年的五月16日,之后邓公在相关人员的陪同下,来到了大厅,在与我国其他领导人见面后,邓公十分感慨的说到,在过去的三年时间里,一直在想着如何与戈尔巴乔夫交谈,从这里便可以看出,邓公有很多话想要与他说,因此,这也预示着这场会谈将会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历史时刻,很快到了约定的时间,戈尔巴乔夫终于来到现场,与我们的邓公会面,双方在眼神交汇的那一刻,觥筹之间仿佛回到了二十多年前,之后两位领导人的手紧紧的握在了一起,此时时间也仿佛定格在了此刻,中苏两个在经历了三十年的分道扬镳后,如果再一次伸出了合作的双臂。

正式会谈

之后双方在经过简单的一番寒暄过后,便开始正式进入了会谈,此时我们的邓公率先开口,说出了经典了八个大字,结束过去,开辟未来,之后邓公侃侃而谈,回顾过去中国人民奋斗抗争的那段艰辛岁月,以及帝国主义列强对我国的侵略。根据后来的会议记录,这一环节持续了有将近四五十分钟,当然邓公说这些也是有目的的,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忽视掉这个问题,那就是在过去帝国主义列强对我国的侵略中,沙俄也是其中之一,而且,作为我们的邻国,沙俄是趁机侵占我国领土最多的国家,

达到了15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之后还提到了当时的双方关系,那时的我国被人欺凌,可以说是一段屈辱的历史,当然说完这些之后,又将话锋一转,说到了后来的中苏合作包括之后的合作破裂等,在回忆完过去后,邓公又回到了开头的那八个大字,并以此为结尾,表示过去的已经过去,我们要将重点放在未来。

在之后,邓公又说了很多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甚至可以说对当时的苏联很有意义,其中有一些经典的话语,比如社会主义没有一个固定的、一成不变的模式,各个国家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条件去建设社会主义,之后更是不断的讲述马克思主义的内核,如今我们站在后来者的视角回过头看,如果当时的戈尔巴乔夫能够听懂邓公的话语,并找准发展的方向,或许如今的俄罗斯将会是另一片景象,但是我们说,

历史没有如果,更不能假设,没有人能够未卜先知预见未来,从邓公侃侃而谈的言论我们也能够看到,邓公真的是为了这次的谈话准备了三年,这些话既是对过去两国的一个总结,同时也包含着对未来社会主义如何发展的一个思考,当时邓公一度讲的忘记了时间,期间还有人传纸条告知他超时了,但邓公没有说什么,而是继续谈对于社会主义的一些看法。直到在超时快半个小时后,才带着歉意表示先去吃饭,大家边吃边聊。

总结

通过以上种种我们可以看到,邓公对于社会主义以及我国的社会主义道路有着很深的思考与总结,对于当时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也有很多看法,那么我们邓公聊了这么多,作为参会的另一个主要成员,戈尔巴乔夫是这样的一个态度呢?根据一些记载资料我们得知,当时戈尔巴乔夫对于邓公是一种尊重的态度,有时候,参与会议的人甚至产生了一种幻觉,感觉这不是两个国家领导人在交谈,而是一个长辈对于晚辈的建议,

亦或是晚辈对于长辈说话时的一次倾听。在会议结束后,当时与戈尔巴乔夫一同前来的苏联人员甚至表示,戈尔巴乔夫在邓公面前,无论从哪里看,都像一个小辈。不过这样的说话其实并不是夸大其词,甚至是很有道路,因此通过比较两人过往的经历可以看到,我们邓公无论是治理国家的经验,还是过去历史的经历,都比戈尔巴乔夫经历的多,而这在他们的年龄上也能够体现,当时邓公已经是八十多岁高龄的长者,其一生经历了红军长征、抗日战争、以及后来我国在社会主义道路上所做的一系列探索,包括后来的改革开放等等,可以说是一位经验十足的长者,而戈尔巴乔夫此时不过五十多岁,对于一些社会主义经验道路等,还是缺乏经验。当时面对邓公的侃侃而谈,戈尔巴乔夫总是回答到是的,同意这些字眼,偶尔他也会说上一两句话来调节氛围。

当然,戈尔巴乔夫也没有忘记他此行的目的,在听取了邓公的意见后,他表明了自己此次前来的目的,首先是对于双方过去的历史问题,苏联也有自己的看法,他们也承认在过去自己确实犯了一些错误,通过戈尔巴乔夫的一些言论,我们感受到了他们希望改善两国关系的愿望,双方在很多问题上都达成了共识,至此,戈尔巴乔夫的第一次访华之旅圆满结束。之后,我们会看当时,

两个国家似乎正在按照约定好的方针努力前行,大家都对未来充满了无限的期望,然而,全世界的人都没想到,这个未来的美好期望终究成为了期望,在戈尔巴乔夫访华结束过去两年之后,苏联宣布解体,这个曾经能够与美国相抗衡的红色大国在一个之间轰然倒塌,对于苏联这样的结局,一切是那么的突然,那么令人难以置信。或许,当年我们的邓公已经预见到了一些问题,因此才会不惜超时与戈尔巴乔夫大谈关于对社会主义的理解与真谛,向其讲述我们国家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的经验,

但是可惜的是,历史已经是过去的无法改变的事实,对于苏联解体这事,我们也只能接受。当然,苏联这个红色大国虽然坍塌了,但我们这个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并没有停止前进的步伐,如今的我国依旧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社会主义道路上越走越远,发展的越来越好。如今的苏联已经成为历史,彻底成为了过去式,但我国还在历史的车轮中不断砥砺前行,为共产主义事业不断奋斗。好了,本期就先说到这里就结束了,各位对戈尔巴乔夫访华这一事件有什么想说的吗?欢迎您在评论区留言讨论,喜欢本期视频的朋友也可以长按点赞加关注我们,下期再见。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