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志安(1995年于志安叛逃)

时间:2022-12-15 浏览:35 分类:百科

前言

2017年国产反腐剧《人民的名义》一上映便受到人们的追捧,剧中的人物赵德汉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此人典型的双面人,两面派,一碗炸酱面晚饭就对付过去,那叫一个清廉面对反贪局的询问,一口一个打铁还需自身硬,张口闭口都是为人民服务,那思想觉悟真是“高”啊,当反贪局在他家的别墅发现冰箱和整面墙都是钱,哑口无言,当即承认了,并且声称自己是农民的儿子。而叛国出逃菲律宾的于志安,就是这样一个双面人,两面派

1995年4月“全国优秀企业家”长江动力集团(简称“长动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兼总经理于志安,从国外返回武汉后突然失踪,后经我国驻外使馆证实于志安出逃,此消息发出后,立刻在社会上引起轰动,造成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那么于志安究竟是怎样登上权力之巅的呢?他究竟犯了那些罪要畏罪潜逃,叛国出逃后,我国采取了哪些措施,怎样处理这件事?

于志安

崭露头角,登上权力之巅

于志安1932年出生于山东省乳山市。3岁丧母,10岁亡父;12岁时于途中被八路军收留入伍,16岁入党,1950年岁出任空军某部政治部青年股长,成为当时全空军最年轻的营级军官,年仅18岁。

1956年6月,他出任武汉通用机器厂第一副厂长,时年24岁。9月,于志安去上海参观日本工业产品展览仅根据简单的广告照片,竟然带领工人捣鼓出我国第一台手扶拖拉机。

1957年秋,武汉长江大桥建成。碰巧他捣鼓手扶拖拉机也在这天试车,路上人山人海,竟然阻隔住了前来为大桥剪彩的国务院副总理李富春的车队。一夜之间,于志安名动全国

于志安试制的手扶拖拉机

1966年于志安将一家生产轧花机的企业改造成武汉柴油机厂,年产量曾跃居全国第一。

1981于志安接手“全国电站行业的亏损冠军”武汉汽轮发电机厂,仅1981年亏损240万元,主动请求国家断奶,带领全厂5000多名职工,自闯市场,硬生生杀出了一条血路。

于志安根据市场需求趋势和工厂实际,采取“让开大路 ,占领两厢 ,以新取胜”的战略。放弃同行热衷的大型发电机组,开发符合国家能源政策的母子型热电联供机组并很快形成满足不同用户需求的9种类型100多种规格的产品系列 。在他领导下使亏损240万元的武汉汽轮发电机厂变成年创利达1000万元的千万富翁,企业经济效益连续13年获得大幅度增长。主要经济效益指标已连续6年居全国同行业之首,自1989年以来连年被评为全国500强最佳经济效益企业 。

于志安常说:“没有办不好的企业 ,只有没办好的企业”而且以身作则,走了三步好棋:

第一、凭借汽轮发电机厂的实力,先后收购了武汉照相机厂、武汉缝纫机厂、武汉柴油机厂、这些颇具规模的中型企业并且奇迹般地使之扭亏为盈。并且创建了包含上百个企业组成跨行业,跨地区,跨部门的中国长江动力集团公司 。

第二、1989年将生产经营困难连年亏损的武汉市建筑材料工业局及所属20多家企业2万多名职工纳入中国长江动力集团公司, 到1990年该公司生产经营和经济效益显著改观,与去年同期相比,产值增长17.4%,2~4月份累计创利228.1万元,是去年的10倍。

第三、于志安在《天津日报》发表了一篇文章,对领导者的权力提出了个“10-1=0”的公式。意思是,企业经营者的权与责是个互相制约的辩证统一体,哪怕仅用1/10的权力去谋取私利,就会脱离群众,指挥失灵,决策落空,最终使他手中的权力趋于零,甚至等于零。

在于志安”掌舵“之下,各项改革措施落地,效果立竿见影。1982年,于志安上任首年就实现扭亏为平,1983年盈利77万元,此后逐年翻番,到1990年已突破8000万元。同时,在1989年上缴国家利税费达3563.4万元,1990年超过4000万元。长江动力集团巨轮扬帆起航,越走越远,讯速发展壮大,成为辐射全国20多个省市、横跨10大行业、拥有国内外200多家单位的跨国集团公司。

外国厂商到长东集团考察

于志安不仅局限于国内,国外市场也是个赚钱的好机会,成立跨国公司,开展国际业务,也在于志安的谋划之内。1992年长江动力集团在太平洋岛国瓦努阿图建立了跨国公司,承建了瓦努阿图国家水电站;1993年,于志安又与菲律宾国家电力公司签订了一项重大的电力工程合同,建了一座注册资金50万美元,年电费收入1000万美元的电厂。于志安确实是个经营能手,在长江动力集团公司日益发展壮大,一跃超过同行成为同行企业中的盈利冠军,成为全国企业学习的模范。各种头衔荣誉接踵而,光环加身。据统计于志安共有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优秀企业家、湖北省优秀共产党员、湖北省人大代表等近10个头衔及荣誉称号。为了维护自己的公众形象,于志安常以假面具示人。

双面人于志安

表面上,于志安常常“高标准”要求自己于志安深知“居人上者 其身正 不令而行, 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的道理,并且定下了“晋级不特殊、分房不插手、亲属不沾光“的规矩从他接受武汉汽发的第一天起,就在办公室里搭起了床铺,和工人同吃同住,同甘共苦,以厂为家,每天工作14个小时,每周家工作7天。于志安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本色,严于律已。厂职代会根据他对企业所作的贡献,曾3次通过决议要为他单独晋升工资,都被他婉言谢绝,并且从不多拿一分钱的报酬。厂里曾多次分房,分房组部只也曾几次要给他一套,但他都让给了别的同志。作为一个跨国集团的“大老板”,他的办公用车仍然是跑了多年的“伏尔加”,海外的合作伙天津执意送来了一辆“宝马”牌豪华导者的小轿车,车开到工厂里,但他就是不坐。在他的模范带领下,”长动“管理层时刻注意在各方面带好头他们所得的奖金至今仍是一线生产工人平均水平的70%,除了伪装外于志安还自抬身价,除了口才好外,活动能力也很强,一位和他打过交道老人说:

”于志安即使讲一天话也不用草稿。实际上的于志安和公众场合的于志安简直判若两人,可以说是双重人格,为了长期出国,他重金办了一本长期护照,每个月都出过,常常专用直升机,每次住的都是超于500美元/天的总统套房,而且喜欢做个独行侠,那么多秘书,翻译,专家他一个也不带,他说为了节省开支,实则是为了摆脱别人监督,放飞自我。每年他都秘密托人从内蒙古等地买回鹿鞭、驴鞭等高档药膳, 私下享用 而人前却吃盒饭。

1991年,武汉市总工会评选“民主意识强”厂长时,于志安本来不符合怕评选条件,但他四处活动,最后市总工会只得让步。

于志安作为一个扶大厦之将倾,力挽狂澜,使企业起死回生的“英雄”,“一俊遮百丑”,使得他在政治上和个人行为上赢得了一定的社会信任。然而,于志安恰恰又精于利用这一点,令“长动集团”公司的“职代会”、“董事会”一直形同虚设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针对“长动集团”公司自1991年来从未召开过“职代会”的情况,虽然武汉市总工会一再提出并干涉过,但一贯以敢“顶撞”领导的于志安就是顶着不开。甚至于,每年当武汉市有关职能部门派人前往“长动集团”公司作例行检查时,于志安经常派保卫人员将他们拒之门外。

于志安总是自以为天下第一,谁的账也不买。在长动集团,他的话就是“法律”想罚谁就罚谁,就连副总经理和公司的“三总”在内,有时就一句话连报告也不打,就免了。一次,有个年轻人在食堂工作,晚上加班下来走到厂门口,只哼了2声流行歌曲,于志安说惊扰了他的睡眠,他就把这名青年工人的工资降了一级。

不仅如此1993年于志安將武汉气轮发电机厂40%的股权出让给了香港的朋友郑某人,电机厂实有资产4.2亿元,而出让金額只有8610万元,郑某将该股权接着一转手就纯赚1亿多元。

于志安知道他领导的企业在由盛转衰,而这迟早会影响到他;他还知道自己几年前曾是名震一时的”风云人物“时,曾将各上级职能检查部门拒之门外,在自己风光时,有意无意之中得罪许多人这些都在某一天得到清算。因此他也在这一天到来做准备,随时出逃。

于志安叛党叛国,畏罪出逃,长动集团后来怎样了

1995年6月3日晚,于志安从日本出差返抵武汉。6月4日清晨,于志安又独自赶往机场飞离武汉,当天于志安从武汉先是飞抵香港,后来抵达菲律宾,再辗转前往美国此后再也没有踏入国门一步。 

1995年8月30日,“长动”公司发布文件,称“根据有关指示精神,为查清问题”,“决定胡训林自即日起停职检查。

1995年12月21日,武汉市第九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决定,撤销于志安的武汉市特等劳动模范称号,夏士杰当选为长动集团董事长兼党委书记,同时长动集团修订了此前于志安与菲律宾政府签订的合同,长动集团职工有32人当时在菲律宾电站工作,于志安在策反时使用了各种手段.除一个调进长动只两年的新职工愿意追随他外,31位职工选择了回到祖国的怀抱于志安当时就成为了孤家寡人,长动集团不仅没垮发展也蒸蒸日上,仅长动集团武汉汽发厂在1996年就实现利税4137万元,经济效益连年获得大幅度增长,企业的主导产品汽轮发电机组制造能力5万干瓦上升到20万干瓦:水轮发电机组也从5万干瓦增加到20干凡近年来,职工的收人得到大幅度提高,长动集团1998年获得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就连于志安投资都没救活的武汉玻璃厂,武汉硅酸盐厂后来通过改制进入良性循环,走上正轨。

于志安叛党叛国,从当时的“风云人物”,走到身败名裂,晚节不保的地步,犯有导致国有资产流失罪,非法侵吞国有资产罪,等商业经济犯罪,最后沦落流亡异国他乡,何不是一种惩罚,如果于志安有“爱国爱民,勇于创新,诚信守法,承担社会责任,拓展国际视野”的企业家精神,应该不至于走到这一步。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