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中俄天然气管道将于2024年开工)

时间:2022-12-15 浏览:34 分类:百科

蒙古总理奥云额尔登在接受英国《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谈及中俄“西伯利亚力量2号”天然气管道的建设情况。奥云额尔登表示,预计中俄两国将在2024年开工建设这条管线,建设期约为6年,这也就意味着这条管道将在2030年投入使用。这则消息公布后便引发外界浓厚兴趣,中俄两国之间的天然气管道却途径蒙古这一第三国,相关疑问也成为外界聚焦的关键。

应对“西伯利亚力量2号”天然气管道的建设情况进行简要了解,这一管道建设项目并非最近提出的新鲜事,早在几年前中俄两国已经就此事进行紧急磋商碰头会议。双方同意在现有的“西伯利亚”管道之外再新建一条天然气管道,如此一来,既能扩大俄罗斯出口至中国的天然气规模,同时也能够更好地满足中国对天然气的需求。建设“西伯利亚力量2号”天然气管道对中俄两国而言是天作之合,俄罗斯是能源大国,而中国是工业化不断发展且急缺能源的国家。

中俄两国的此次合作让外界感到挠头的地方是这条管道的修建问题,俄罗斯从一开始便始终坚持管道必须经过蒙古,随后中国也同意了这一条件,更有意思的是,蒙古也同意了这一请求。三方皆大欢喜的局面表面看一桩生意,但实际上是地缘政治的再次平衡,“西伯利亚力量2号”管道全长2600公里,这条从俄罗斯出发并经过蒙古到达中国的管线,将成为将俄蒙中三国连接在一起的团结纽带。

首先,从俄罗斯方面而言,俄罗斯之所以同意修建“西伯利亚力量2号”管道,并坚持必须经过蒙古,无非是希望借此达成自己的目的。

第一,从纯粹的市场交易行为而言,此举能够进一步提升俄罗斯天然气再中国市场的占比,对俄罗斯而言当然是件好事,有外汇不赚才是傻子,因此,修建“西伯利亚力量2号”管道实际上是为俄罗斯国库增加收入。

第二,俄罗斯之所以要修建“西伯利亚力量2号”管道,并坚持必须经过蒙古,自然也有自己的想法。众所周知的是,蒙古与俄罗斯、中国的关系错综复杂,1911年辛亥革命后蒙古王公们便开始撺掇着要独立,随后在苏俄的扶持下与中国闹别扭。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时,英国、美国、俄罗斯三个大国确立起《雅尔塔协定》,其中美国与英国为了使斯大林同意出兵东北,当时不惜牺牲中国主权,不断推动蒙古独立。

蒋介石一心为打内战,希望通过承认蒙古独立换取苏联的信任,并不再对共产党提供支持,在蒋介石的指令下,宋子文与蒋经国在莫斯科签署条约,自此蒙古脱离中国。此后苏联对蒙古的控制非常严格,苏联共产党内部乃至蒙古高层都将蒙古视作苏联的第16个加盟共和国。即使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仍然对蒙古保持较为强大的影响力,但俄罗斯的国力不及苏联,这种影响力也在逐年递减。在这种情况下,俄罗斯能够想到的办法是,通过修建过境石油管道将蒙古拴在自己身上,石油管道的背后实际上是石油管道政治。

第三,俄罗斯积极推动“西伯利亚力量2号”管道建设,同时坚持过境蒙古,蒙古总理奥云额尔登宣布,管道建设将于2024年开工。另一重要因素是,此次俄乌危机爆发后,尽管俄罗斯挥舞石油天然气大棒对欧洲进行反制,但这种制裁与反制裁归根结底会对俄罗斯的天然气市场及能源安全造成巨大威胁。在这种情况下,掉头向东并提速“西伯利亚力量2号”管道的建设,也成为俄罗斯政府的迫在眉睫之举。因此,蒙古总理奥云额尔登表示,中俄天然气管道将于2024年正式开工,其中也蕴含了俄罗斯的经济利益与地缘政治利益,从俄罗斯目前的全球能源市场布局而言,俄罗斯也愿意见到这一局面。

其次,从蒙古角度而言,蒙古愿意接受中俄石油管道通过蒙古的这一提议,也是基于多方面考虑。

第一,过境收钱,众所周知的是,中俄石油管道过境蒙古,对蒙古而言这是送上门的生意。蒙古能够收取中俄天然气过境费用,对蒙古财政部而言如同铁饭碗,既然如此何乐而不为,从纯经济角度而言,蒙古政府可以与任何人过不去,但千万不能跟钱过不去。

第二,蒙古之所以同意中俄天然气管道过境,也是无可奈何的选择。蒙古的“第三邻国”外交政策实际上已经失败,蒙古在20世纪40年代脱离中国,脱离中国后一直被莫斯科方面严格控制。好不容易等到1991年苏联解体后,蒙古终于实现了自己的独立,但蒙古的精英阶层实际上非常清楚,无论是中国还是俄罗斯,都不能使蒙古精英们彻底放心。为平衡北京与莫斯科之间的影响力,当时的蒙古精英希望引进外部力量,以求平衡中俄两个大国的影响。因此,蒙古提出了所谓“第三邻国”外交政策,蒙古在这一外交政策中也有自己的主要意向,不会选择贫穷落后的国家,而希望选择具备地区乃至全球影响力的西方发达国家。

在这种政策导向之下,美国、日本以及其他西方国家便成为蒙古的首要选择,而其中美国是头等重要的“第三邻国”外交对象。此前,蒙古与美国不断勾勾搭搭,美国也希望利用蒙古主动提出的“第三邻国”外交政策进入蒙古,从而对中俄两国形成战略威慑。问题在于美国虽然是霸权国家,但美国对蒙古这一高原内陆的影响力十分有限,既没有历史根基,也没有现实地缘力量支点。因此,无论美国做出何种努力,蒙古不仅无法收获安全,反而会激怒两大强大邻国。由此能够发现,近年来蒙古的外交政策开始慢慢趋于理性,与其找挑拨是非的第三者破坏蒙古与中俄两国的关系,不如老实承认现状,因此党中俄两个要修建天然气管道并过境蒙古时,蒙古也表示接受。

第三,蒙古总理奥云额尔登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公布这一消息,也是受到此次乌克兰问题的刺激。乌克兰原本可以成为东西方地缘交流的桥梁与纽带,俄罗斯输往欧洲的天然气管道有一段经过乌克兰,原本乌克兰每年可以收取固定的过境费用,但硬生生被搞砸了。乌克兰目前的局面可谓是弥难致死,乌克兰的这种命运也使蒙古精英们保持极大警惕,身处两大强国之间,根本无法与外界取得有效联系的内陆高原大国,蒙古只有保持理性清醒的头脑,才能为本国人民带来稳定与发展。

最后,从中国的角度而言,中国接受中俄天然气管道过境蒙古的这一决定,同样基于多种因素考虑。

第一,无论是过境蒙古或在中国东北进行原有天然气管道克隆,还是在中国新疆的中俄交近处修建管道,都将有利于中国。对中国而言,只要能够获取更多来自俄罗斯的天然气及石油,对中国的能源安全及国家工业化发展,当然是多多益善,因此中国对修建中俄天然气管道一事,持热烈支持态度。

第二,中国之所以赞成俄罗斯提出的过境蒙古决定,实际上也是两个大国之间的心理默契。苏联解体后,在欧亚大陆留下巨大的权力真空,确实为美国提供了蠢蠢欲动的机会。俄罗斯经济孱弱,而自身国力也逐渐衰落,与原来的苏联加盟共和国之间也充满恩怨,即使俄罗斯想要重振或恢复苏联时期对相关国家的影响力也十分困难。与此同时,中国在苏联解体后也处于发展阶段,没有足够的力量将自己的影响力投送到这一区域,因此苏联解体后,欧亚大陆普遍处于权力真空状态,美国趁虚而入并不意外,但俄罗斯与中国都有自己的逆鳞。

大国都有自己的领域,如果放任美国将蒙古作为对付中国的棋子,对中国的战略环境必将造成巨大威胁,在这种情况下,当俄罗斯提出天然气管道过境蒙古的建议时,中国自然心领神会。蒙古当然也十分清楚,作为内陆高原国家,如果无法与中俄两个强大的邻国搞好关系,所谓的“第三邻国”外交政策不过只是一场笑话,正如拿破仑所言,地理时一个国家外交政策的体现。从这一角度而言,蒙古总理奥云额尔登在接受英国《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公开宣布中俄天然气管道将于2024年正式开工,并于2030年正式投入运营。对于中国、俄罗斯、蒙古而言,都是喜上加喜之事,也表明这条天然气管道是连接中俄蒙三国团结的纽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