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义路(起义路中轴线都能弯)

时间:2022-12-15 浏览:38 分类:百科

作者 叶曙明

广州起义路(简称起义路)位于北京街西部,南北走向,北连中山五路,南至海珠广场,其中惠福东路至高第街一段,约300米,与大南路、高第街相交。

清代的时候,巡抚衙门在今人民公园,抚衙前(今中山五路一带)是一片广场,广场的南侧砌有一座照壁,民间一种说法,说照壁的作用是防止游魂野鬼进入抚衙,因为鬼只会走直路,不会拐弯。但另一种说法似乎更可信,就是阳宅很忌气直冲厅堂或卧室,所以要建照壁挡一挡。

在照壁的南面形成了一条小巷,称为照壁巷,分南北向和东西向四段。1919年,广东政府大兴土木,开辟维新路,把照壁巷拆去,成了今天起义路与中山五路丁字路口南侧的路面。

民国时惠爱路与维新路交汇处

明代的指挥都司署

今天的广州起义纪念馆,明代是指挥都司署,清代中期改为广东督粮道署,管理粮运事务。署衙有一个花园(说来也巧,今天的纪念馆里也有一个花园),明末清初屈大均的《广东新语》和清初王士祯的《皇华纪闻》,分别记载了一个大同小异的故事,说是在督粮道署西园中,有一棵树,根干奇古,看上去很像榕树,但叶子硕大,树干都由根枝郁结而成,中间形成许多空窦。在树旁边原立有一碑,树越长越大,渐渐把石碑包进树腹之中了,不知经过了多少风霜年岁,石碑与树已融为一体了,后来被某位兵妇偶然发现,挖出来当捣衣板,其石声清越。某书生夜里散步到此,听到砧声十分奇异,于是向这兵妇买下了那块石碑。王士祯写书时,这块声音奇特的石碑还在。

清代的巡警总局

1903年1月16日,广东巡警总局开局,这是广州有警察之始。1905年,裁撤广东督粮道,巡警总局从小北飞来庙附近迁到南朝街旧督粮道署。到民国时,改巡警道为警察厅,兼办消防,隶于省政府。1918后创办市政,以警政属市政范围,遂把警察厅改为公安局,直隶市政厅。

今起义路东侧的广东华侨中学,原来是清代广东提刑按察使司衙门的旧址。广东提刑按察使俗称“臬台”“臬司”,主管一省的刑名、诉讼事务,也扮演监察院的角色。在衙门南面的街巷便称臬台前,又称按察司前街。1919年辟建维新路时,臬司前街被一分为二,西段接纪纲街。提刑按察使司衙门做了台山会馆。

广东华侨中学

1920年,四邑华侨中学建于凤凰岗大桃源。抗战广州沦陷后,一度停办。1946年抗战胜利,四邑华侨慷慨解囊,在台山会馆复办四邑华侨中学。1951年9月改名为广东华侨中学,以招收华侨、港澳同胞子女为主。1965年8月,广东华侨中学迁址至市郊瘦狗岭,原址改为市教师进修学院。1968年8月,广东华侨中学停办。改称市第五十六中学,1973年10月停办。1984年8月,在起义路原址复办并复名广东华侨中学。

从华侨中学往南,就是清代粤海关的旧址了。粤海关也叫关部。在粤海关税务司迁往西堤之前,关部位于南城墙下,今起义路与素波巷交接处,因此这里有一条街叫关部署前街,又称关部前、关部前街、部前街。自水母湾西端至劝业道署(位于今起义路)又称部前东约,自劝业道署至小市街(今解放南路)段为部前西约。1919年修筑维新路,部前西约东端与部前东约西端被拆去,成为马路路面。后来兴建广州宾馆时,用了部前东约西段的地面。

不同时代不同路名

大德路东端段南侧内街原有一条天桥巷,巷中有一条桥,横跨于玉带濠上,又称天桥,所以巷也叫天桥巷。后来修筑维新路时,整条天桥巷都被拆平了,变成维新路的路面了。

在太平沙洲西侧水道的东岸和北岸有沙基通津,北至糖栏角,建于晚清。可见当时这里还是一片沙滩地,渐淤积成陆,形成街巷,所以叫沙基(六二三路以前也叫沙基)。直到民国前期,沙基通津的南侧还是宽阔的太平沙洲西侧水道,可通往珠江。1919年辟建维新路,把沙基通津拆去了,连同其南侧已干涸的水道,一起被扩建为维新南路的南段,即今起义路的南段。1933年建成海珠桥,这段维新路的南段成为南桥桥引。

开辟维新路时,因为起点是巡抚衙门,中间要穿过按察使司署等清朝官衙,为纪念辛亥革命成功,推翻清朝,咸与维新,故命名为维新路;1948年改称中正路。1950年复称维新路。1966年更名为广州起义路,以纪念中国共产党1927年在广州发动起义,建立苏维埃政权。

路名的更替,似乎包含了某种历史的警示,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做文章,维新改良是行不通的,还得靠“枪杆子里面出政权”,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不就是这样一路写下来的吗?周而复始,循环不已,在大乱与大治之间,“螺旋式上升”。这一部沉甸甸的史册,真是“每开一卷,刀搅肺肠;每读一篇,血滴文字”,不得不为中国人的命运而叹息。

天时地利人和,能玉成人之所愿

求通不求直

20世纪30年代,广州市政府规划城市中轴线时,维新路是作为中轴线的主要马路,按模范马路的标准去建设的。路面宽阔,两旁不建骑楼,而是种植路树,与惠福路构成十字型的绿化带。但从地图上看,这条中轴线,从越秀山的中山纪念碑至起义路广州社会主义学院一段,都是笔直顺畅的,但接着突然变得歪歪扭扭,斗折蛇行了。

原来,在清代末年科举废除之前,是广东的书院空前繁荣时期,从1875年至1905年这31年间,陆续开办了51所书院,速度相当惊人。广州领风气之先,在起义路与北京路之间,形成了一个密集的书院群。四乡八镇的学子,在这里苦读六经三史,诸子百家,晨兴夜寐,书声朗朗。教育路的美名,渊源有自,并非谬采虚声。

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原址,有梁氏宗祠(梁千乘侯祠)和黄氏的千顷堂。《白云粤秀二山合志》说:“即以合族祠而论,梁则祖千乘,黄则祖千顷”。千乘和千顷都在起义路上。

由千顷堂建成的千顷书院,名气虽不算很大,并不在广州最有名的七大书院——粤秀、应元、学海堂、广雅、越华、羊城和菊坡精舍之列,但黄、梁二氏皆广东望族。修筑维新路时,本来是要穿过梁、黄两家宗祠(书院),广东名流梁士诒(曾任北洋政府国务总理)、梁启超(曾任北洋政府司法、财政总长)和将军府将军黄志恒,分别致函当时的广东军政府,要求保护千顷书院,结果,马路开到千顷书院,便绕了一个弯,使这条中轴线变得和丈八蛇矛一般了。而梁氏宗祠(即青云书院),却被拆毁割让包括西斋昌后堂三大座在内将近一半的面积。

当年广州的马路,大都“只求通不求直”,在某种意义上,反映了广州人的性格,重实用而轻观瞻,城市布局,却因此变得杂乱,不能不说是一种难以弥补的缺陷。

旗帜专业街

起义路与著名的商业街大新路、高第街、大南路相连,在这些商业街的辐射下,起义路南段有不少相关的商铺,诸如大新路口的鞋料店、高第街口的服饰店、大南路口的鲜花店,都是凭借着近水楼台的地理优势,分享这些商业街的蛋糕。

然而,起义路并不是作为这些商业街的“风水尾”存在的,它本身就是一条赫赫有名的“旗帜彩印专业街”。在连门接户的商铺中,琳琅满目,挂满了各式各样的红旗,有万国旗、司标旗、广告宣传旗、信号旗、园艺旗、队旗、锦旗、手摇旗、桌旗、汽车旗;也有条幅、横额、绶带、枱布、餐巾、印衫和一切广告用品;还有各类奖杯、奖牌、PVC、有机玻璃制作的五花八门的礼品、招牌、灯箱、路牌。

当年的革命者们,就是打着红旗、横幅,领上系着红带,高唱着“我们前进,我们奋斗;我们暴动,我们前进”的歌曲,从这条马路上走过的。旗帜,仿佛成了起义路的一个象征符号。一条充满红色记忆的街道,一条红旗飘飘的街道。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读本号文章,品广州往事:

霍英东与香港股灾(叶曙明)

中山四路:读书人都想去的地方(叶曙明)

辛亥年,北京南的一宗炸弹暗杀案(叶曙明)

百年老校:四中与西禅寺(叶曙明)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