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淮生(邓淮生忆母亲陈兰在中南育才子弟学校工作的日子)

时间:2022-12-15 浏览:38 分类:百科

1949年6月,中共中央华中局进驻武汉。为了解决干部的后顾之忧以及子女上学的问题,这年10月,华中局决定筹备华中育才子弟学校,我的母亲陈兰被任命为副校长,主管后勤工作。因为母亲没有上过学,文化水平不高,在当初接受这个职务时,还有些犹豫。我父亲(父亲邓子恢,时任华中局第三书记、四野第二政委。)得知情况后,对母亲讲:“怕什么?你做后勤工作,把孩子管好,这个总会的吧。”这时又逢母亲刚生完弟弟小汉才一个月。然而,母亲毅然把弟弟托付给保姆照顾,就愉快地投入到紧张的筹备工作中去。

1949年12月,经中共中央批准,华中局改称中南局。1950年2月,华中育才子弟学校更名为中南育才子弟学校。

首先是选校址。学校位置定在原华中局公安部所在地——西商跑马场。这个跑马场设在外国租界内,是专供外国人游玩赌博的一个场所。

当初为何要把学校校址选在西商跑马场,据后来听母亲讲,有几个方面的原因:一、西商跑马场包括中南局办公所在地杨森花园,解放前都属于敌伪财产,解放后被没收,这些都是我们政府控制的区域,便于管理。二、中南军政委员会成立后,公安部要搬往市区,该地块便闲置下来了。三、许多干部家属大都在杨森花园内或附近居住,离西商跑马场也就是三四里地的距离,学生上学会更方便些,另外,公安部有一部分留守人员住在这里,会更加安全。

还有一个棘手的是师资问题。在当时革命队伍里,知识分子很缺乏,其中又有一些家庭出身不好的,或个人历史上有问题等原因所限,在人选上费尽周折,好不容易凑齐了十几位老师。这个过程,母亲也做出了艰辛的努力,其中闫波、王丽两位女老师在中原人民政府所在地——开封工作时就是做教师职业的,且与母亲熟识。经过母亲的一番劝说,她俩一起欣然来到学校工作。

1950年,春节过后。中南育才子弟学校正式开学,八岁的我第一次背上书包,踏进学校大门,开始了一年级的学习。这批学生来自五湖四海,有干部子弟,也有烈士后代,而且年龄相差比较大。比如,我的苏生哥都快16岁啦,其他的大概十二三岁左右,根据年龄的不同,进入不同班级学习。

有一位姓马的同志担任校长,还有一位副校长,记不清楚姓啥了,我母亲任副校长,负责后勤工作。我家居住的地方离学校大概有四里地。那时还没有公交车,母亲就每天一大早步行去学校,天很晚才回到家。开学初期,学校的事务异常繁忙,母亲为了不耽误工作,常常把妹妹小涟带到学校上班。有时晚上开会至深夜,妹妹已经熟睡,母亲就把她放在我的小床上,我睡床头,妹妹睡床脚。待我第二天早上醒来,妹妹已经不知什么时候被母亲抱走,新的一天繁忙工作又在等待着母亲去处理。

当时学生都是住宿学习、生活,吃喝拉撒学校全管。母亲把他们视为自己的孩子,对他们无微不至的照顾。每天忙完工作,总要到食堂看一看伙食的情况,询问学生吃的好不好,是否可口,晚上到学生宿舍摸摸孩子的被褥,暖不暖,睡的是否安稳,并交代工作人员要把学生冷暖时常挂在心上。

1950年10月,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国民党趁势经常派飞机来大陆内地进行轰炸,常常警报声不断,干扰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再加上刚解放,本来就不充裕的副食品供应越显得紧张。为了保证学生的饮食生活不受影响。学校集思广益,想尽一切办法来解决,母亲也向父亲说明情况求得支持,从上级有关部门调拨过来一部分粮食给学校,以解燃眉之急。让我感动的是,即使在这样困难的条件下,为了支援前线的志愿军战士,大家除节衣缩食外,老师们还利用业余时间在学校的大院内支起大锅,生起炉火,炒面炒米。我们学生也不甘落后,帮助把炒熟的米面装进口袋里,装包扎实。这一热火朝天的场景,让我自幼就在心里播下了团结协作的种子。

父亲也十分重视育才子弟学校的建设和发展,他利用去市里办公事和开会的机会,时常去学校看望教职员工和学生,关切地询问他们有什么困难需要解决的。父亲特别关心学生的生活,来到孩子中间,弯下腰,摸摸这个孩子的头,拉拉那个孩子的手,嘘寒问暖。

1953年1月初,父亲赴北京担任中央农村工作部部长并兼任新组建的国家计划委员会副主席,我们全家一同前往,母亲也结束了在中南育才子弟学校的工作。临行前,母亲刚生完妹妹小燕,正在家中休养。前来家中与母亲话别的人络绎不绝,这里有学校的领导,有老师,有炊事员,有勤杂工,还有在校的学生。在中南育才子弟学校工作的短短三年光景,母亲与他们携手克服种种困难,全身心的照料、培育了大批在战火中诞生并存活下来的革命后代。在与同事们短短的三年相处日子里,母亲的坚韧、宽厚仁爱感染了众人,彼此间结下了深厚的情谊。话别中,大家互道珍重,流下了激动的泪水,不舍之情溢于言表。

虽然离开了武汉,离开了学校,母亲还十分牵挂着学校的建设和发展,不时打听学校的一些情况。1955年,中南育才子弟学校校长和几位老师还专门来到北京家里看望我的父母亲,感谢父亲曾经对学校的关怀和支持,深情回忆与母亲并肩工作的峥嵘岁月。会面中,大家谈笑风生,送别时,母亲站在大门前望着他们渐渐远去的背影久久不愿离去,这个场景至今想起还历历在目。

短短的三年时光,让我见证了前辈们为筹建创办中南育才子弟学校呕心沥血的画面,目睹了母亲赢弱身影背后那股坚韧克难的精神。因年代久远,许多事情大都已经淡忘了,唯有这段残缺不全的记忆还在我脑海里回荡,他们为中国革命和建设所创立的功绩,将永远为后人所铭记!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