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土地日(全国土地日丨关于全国土地日的这些知识)

时间:2022-12-15 浏览:32 分类:百科

2022年6月25日

是第32个全国“土地日”

今年的宣传主题是

“节约集约用地 严守耕地红线”

民以食为天,粮以土为本

守好宝贵的土地资源

取之有度,用之有节

这些关于全国“土地日”的小知识

一起来学习一下

↓ ↓ ↓

全国土地日的由来

1986年6月25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并颁布我国第一部专门调整土地关系的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为纪念这一天,1991年5月24日国务院第 83次常务会议决定,从1991年起,把每年的6月25日,即《土地管理法》颁布的日期确定为全国土地日。“土地日”是国务院确定的第一个全国纪念宣传日。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个为保护土地而设立专门纪念日的国家。

全国土地日的意义

增强全社会的土地资源忧患意识,进一步加强我国的土地管理工作;引导人们节约用地、合理合法用地;珍惜土地,认识到土地的宝贵价值和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意义;宣传土地保护意识,号召人们积极爱护土地。

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国情

一多三少

土地资源总量多、人均占有量少、优质耕地少、耕地后备资源少,是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国情。

18亿亩

我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是保证粮食安全的重要基础。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土地公有制性质不改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利益不受损三条底线。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是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底线,是试点的大前提,决不能逾越。”

耕地红线

耕地红线,指经常进行耕种的土地面积最低值。它是一个具有低限含义数字,分为国家耕地红线和地方耕地红线两种。

2006年,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18亿亩耕地是一个具有法律效力的约束性指标,是不可逾越的一道红线。

耕地是我国最宝贵的资源。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决定了必须把关系十几亿人吃饭大事的耕地保护好。18亿亩耕地保护红线是根据我国一定时期内耕地保有量、人口数量、城乡建设用地数量、耕地后备资源数量、粮食需求等因素,经科学研究,综合算出来的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的耕地保有量底线,必须坚守。

节约集约用地

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是指通过规模引导、布局优化、标准控制市场配置、盘活利用等手段,实现节约土地、减量用地、提升用地强度、促进低效废弃地再利用、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各项行为与活动。

什么是耕地保护

耕地保护

是指国家采取行政、经济、法律、技术等手段

对耕地实施的综合性保护措施

在我国,耕地保护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耕地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2)耕地保护是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责;

(3)耕地保护是一种法律行为。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赋予的职权实施耕地保护行为;

(4)耕地保护是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措施;

(5)耕地保护既包括对耕地数量、质量的保护,也包括对耕地生态环境的保护。

全国土地日

土地需要呵护

如今面对土地破坏

日益加重的现实状况

让我们给土地多一份关爱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