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永烈(历史在这里沉思)

时间:2022-12-15 浏览:32 分类:百科

早些年,我曾经读过叶永烈先生的红色三部曲,最近看了《历史在这里沉思》,这本书360度立体展示大作家叶永烈的读书、藏书、著书生活。叶永烈的书房叫“沉思斋”,取义于“历史在这里沉思”。对于读书人来讲,很值得看看这本书。

叶永烈是一个极富成就的作家,用著作等身已不足以形容其创作之丰。作家于2020年5月15日病逝,截至2018年1月,已经出版逾3500万字作品。其中,《叶永烈科普全集》28卷,1000万字;“叶永烈看世界”25卷,500万字;《叶永烈纪实文集》50卷,1500万字。路遥的《平凡的世界》104万字,共三部,书厚约7厘米,照此计算,叶永烈的作品摞起来应该比姚明还高不少。

细读本书,仿佛看到作者正坐在沉思斋里埋头著述,又好像正奔波于采访搜集素材的旅途中,敬佩之情油然而生。同时,我也在沉思,不禁生发出一些感悟。

文学,并非文科生的专利。叶永烈无疑是理科生闯入文学世界最成功的名家之一。例子还有很多,国外的不说,我们知道鲁迅,曾留学日本学医,后“弃医从文”。创作《解密》《暗算》等名著的当代作家麦家,毕业于解放军工程技术学院无线电系。长篇小说《三体》的作者刘慈欣,毕业于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水电工程系等等。叶永烈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最初分配到上海电表仪器研究所工作,干了一个多月就“跳槽”到上海电影制片厂做编导工作,直至1984年后成为专业作家。叶永烈的“弃理从文”使中国少了一个化学家,从而多了一个小说家、历史学家、报告文学作家。同时也说明:文学,早就不是文科生的专利。有志于在文学领域开疆拓土的理工青年完全可以大显身手。

细心,于细微处见精神。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细节决定成败。叶永烈的许多日常细节无不彰显其做事严谨缜密,值得借鉴。他的书房积累了大批档案资料,成了一个规模不小、藏品丰富的“私家档案馆”。叶永烈在书中说,我的档案收藏最初始于“收藏自己”。而“收藏自己”始于细心。试举几例:①作者在1951年即11岁时在《浙南日报》上发表的一篇作品,半个多世纪之后,仍然完好地保存着那天的报纸,包括编辑当时写给他的信和信封。②作者最早的收藏品——1946年上小学一年级的成绩报告单。更令人称羡不已的是,居然收藏着从小学“一上”到高三毕业时的几乎全部成绩报告单!

③作为作家,在开启电脑写作之前,都是“爬格子”,渐渐留下大量的纸质产物——手稿。叶永烈的手稿按他自己在书中的描述,若从地面往上摞,足足可以堆到天花板。之所以会保存那么多,皆因为作者从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写第一本书,就养成了留存“拷贝”的好习惯,写稿时夹一张复写纸,留一份复写底稿。而这样做的目的,为的是防止寄书稿时万一丢失,不可挽回。④“9.11”事件之后,作者从美国采访回来,由于担心托运的行李容易丢失,就把手提电脑、软盘、照片、底片、采访笔记全部随身携带,而且分放在他与妻不同的旅行袋里,以免“全军覆没”。

读书,以书为伴快乐无穷。叶永烈说:“只要勤奋读书,书就会给你知识,而知识就是力量。”并说:“日坐书城,读书是最大的精神享受”。在北大上学期间,前三年的寒暑假没有回过一次家,几乎整天泡在图书馆里,在书海中遨游。叶永烈读书有诀窍,一是“不动笔墨不看书”。中学时代就养成了这一好习惯,读到精彩处,随手记在笔记本上。二是泛读与细读相结合。所谓的“闲书”一般是泛读。三是做到“三边”:边记,边想,边写。“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不思则罔”,边读边想,才有效益。生活在信息时代,叶永烈获取新信息的途径有六大渠道:广播、网络、报纸、图书、杂志、电视。而电视剧几乎不看,因为太费时,除非格外精彩的。读书人都爱买书,叶永烈家的藏书2014年的时候已经有5万多册,几十个书橱。令人叹为观止。

习惯,养成好习惯终身受益。除了上边谈到的一些诸如写书留复写底稿、读书方法等好习惯外,叶永烈还有记日记的习惯。每天临睡之前,总是习惯性地打开日记本,写好当天的日记。即使出差也不例外。长年累月记日记,给作者的写作带来很大方便。除了有一部“主日记”外,还有几本“副日记”,区别在于“副日记”不是逐日都记,而是有感才记,包括:影视笔记,随想札记,旅途散文,叶永烈作品目录。

作者有多达40万张的照片,在没有数码相机之前,照相底片的保存是个问题,整卷保存固然可以,但寻找需要的底片时极不方便。作家发明了一个新方法,把底片剪成四五张一段,像插邮票那样插在集邮本里,并在集邮册封面上注明拍摄年月以及内容提要,再在每页上注明拍摄内容。这样,保存、查找都很方便。叶永烈还有剪报的习惯,保存了好多剪报资料。感觉作者虽然极其繁忙,但总是非常有条理,井然有序,忙而不乱。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