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祖昌(86年开国少将甘祖昌病危)

时间:2022-12-15 浏览:37 分类:百科

开国少将甘祖昌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扎根农村的人。

此外,他还是新中国第一批授衔的少将。可他却主动放弃高位,三次向领导申请回家务农,哪怕临终前依旧不忘叮嘱老伴:帮助贫困户,支援农业……

许多人都对他的行为不理解,有官不当,有福不享,回到艰苦的农村到底图啥呢?

图|甘祖昌(前)

而且,这一干就是29年。那么,甘祖昌究竟是怎样一个人?他为什么执着于下乡务农?接下来,笔者就来详细讲述甘祖昌无私奉献的一生……

穷孩子懂事早

1905年,甘祖昌生于江西省莲花县,家住村尾的一栋破旧土房子里。因为是家中长子,父母对他的到来异常高兴,寄予厚望,还特地找了个老先生给孩子取名。

长到6岁时,甘祖昌被送进私塾读书,他十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成绩始终保持在上游。可还不到2年时间,家中就承担不起学费,甘祖昌只好辍学回家。

回家后,甘祖昌就帮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分担家里的重任。每当经过私塾,听着里面传来的朗朗读书声时,他总会情不自禁地停在那,脸上满是羡慕之情。

渐渐地,父亲的哮喘愈发严重,好几次差点没救回来。怎奈囊中羞涩,实在拿不出钱买好药,甘祖昌急得整日愁眉不展,该去哪里搞点钱回来呢?

这天,甘祖昌看见村里几个大人有说有笑地走来,手里还提着几袋粮食。心想:都是一样的农民,他们从哪赚来的钱?抱着这个疑问,甘祖昌壮着胆子上前询问。

得知是靠挑脚(专门替人挑担维持生活)换来的酬劳时,甘祖昌心里有个大胆的想法,许是他的意图太过明显,大人劝道:“你年纪还小,这种事太苦了,干不得哟,干不得!”

甘祖昌哪有心思听这些话啊,道过谢后立即跑回家,开心地对母亲说:“娘,儿子找到赚钱的办法了,爹买药的钱马上就会有了。”母亲问:“是做什么的?”“挑脚。”甘祖昌回答。

母亲立即严词拒绝,责怪的话语里掺杂着苦涩,孩子是跟着自己受苦啊!可甘祖昌向来说一不二,打定主意便不会轻易改变,他第一次反驳了母亲的意思。

“娘,爹的病不能等,我这一去能赚不少,就让我试试吧,我肯定吃得消的。”甘祖昌劝慰道。母亲瞪大眼睛,提高了音量说:“吃得消?儿啊,挑脚来回有一百多公里,山路不好走,你才多大啊?娘不能让你去冒险,这事我是不会同意的,你赶紧死了这条心吧。”

“可是,我们不给爹买药,他病又发作怎么办?”母亲不再作声,轻轻擦拭着脸上的泪水。下一秒,母亲抱着甘祖昌痛哭起来,他轻轻拍着母亲的背,嘴里反复说着“没事的”。

很快,甘祖昌就和大人们第一次出门,两布袋谷子在一根小竹扁担的两头左右摇晃,他费劲地快步向前,竟能赶上大人的脚步。

大人们关心地问道:“还吃得消不?”甘祖昌大声回答:“当然!”随着山路延伸,要开始爬上高岭了,这对甘祖昌而言是个不小的挑战。

哪怕是大人们都累得气喘吁吁,甘祖昌又累又饿,站立都有些艰难。几位大人交换一下眼神,赶紧上前要拿过甘祖昌的布袋子,可他十分要强,就是不肯让别人帮忙。

在经过一段傍崖的山路时,甘祖昌的脚下打了个趔趄,瘦弱的身子猛地往前扑。千钧一发之际,身后的大人眼疾手快,一把将甘祖昌拽住,真是有惊无险啊!

当即大家全部围了上来,关心甘祖昌的状况,一番安慰过后才重新上路。天色暗下去时,甘祖昌他们才抵达目的地,最终甘祖昌得到了4个铜板,他整晚都兴奋得睡不着觉。

次日,甘祖昌一行人买好生活用品往回赶,晚上便各自回家了。远远地,甘祖昌就看见家门口有人,原来是母亲不放心他,特地出来等自己回家。

甘祖昌马上冲上前抱住母亲,笑着说:“娘,这是我第一次赚的钱,你先拿着用,以后还会有更多!”母亲脸上很高兴,但内心却很心酸,孩子太懂事了,这本不是他该做的事。

后来,甘祖昌常常要挑着百来斤的货物走上百里山路,“铁脚板”也就是这样练成的。刚满12岁时,家里给他说了门亲事,那女孩大他5岁。甘祖昌心里非常不愿意,可又不能说什么。

这天夜里是甘祖昌第一次失眠,自己的媳妇他想自己找,而且现在年纪还小,他心里承受不了。不过,贫穷让他学会了低头,只好听从父母的安排,与素不相识的姑娘成婚。

翻身就要闹革命

转眼几年时间就过去了,甘祖昌也长成了大小伙子,个头有一米七,身体强壮,干活利索。彼时,他已经是孩子的父亲了,家庭经济不再像以前那么紧张。

这天,甘祖昌劳作完回家吃饭,只见一位中年男人抱着自己的孩子,与母亲和妻子有说有笑,他是谁?母亲介绍道:“儿啊,他是李特派员(方志敏),过来了解农民运动的情况。”

图|方志敏

“李特派员你好,我有什么能帮到你的吗?”甘祖昌问道。“有的,晚饭过后我们再详聊。”李特派员回答道。当晚,二人睡在一起,倾心畅谈到半夜。从李特派员口中了解到农民受剥削、压迫的情况,以及穷人们翻身闹革命的举动。

天一亮,李特派员准备前往下一个地点。临别时,他严肃地告诉甘祖昌:“穷人要想翻身,就必须要闹革命!”后来,甘祖昌才知道李特派员就是方志敏同志。

在这之后,方志敏的话时常在甘祖昌耳边响起,慢慢引导他走向革命道路。下定决心后,甘祖昌找到好友陈竞进,而后两人多有往来。

不久后,甘祖昌等10多个莲花本地人,建立了第一个共产党小组。

1927年8月某天晚上,陈竞进找到甘祖昌,告诉他:党支部已经同意你入党了。甘祖昌大喜,在心里暗暗发誓:为了革命事业,愿牺牲所有,哪怕是生命也绝不后悔。

不久,受秋收起义的影响,莲花“9·18”农民暴动展开,近千名农民群众攻打县城,甘祖昌也积极参加。可惜的是,这场暴动最后以失败收场,伤亡略为惨重。

侥幸逃脱的甘祖昌等人躲了起来,一连三天都不敢露面,第四天,甘祖昌饿得受不了了,警惕地走出来,他要找点东西填饱肚子,否则没被敌人抓到,反而饿死了,岂不笑话。

甘祖昌碰见自己的堂兄,便打听家里面的情况。堂兄告诉他村里布了哨,敌人还去他家搜寻过,告诫他不要回家。甘祖昌对堂兄说:“我已经好多天没吃饭了,你帮我弄点吃的。”

听完这话,堂兄随手从篓子里拿出10多个蛋给甘祖昌,并表示明天再给他煮些蛋。翌日,堂兄果然来了,带来了一大包熟鸡蛋给他,还叫他趁着天黑跑远点。

之后,甘祖昌与陈竞进重新建立起联系,陈竞进一见他,就高兴地拉住他的手说:“你回来得正好,跟我到赤色队干吧。”

原来,当时情况十分紧急,根据上级党委指示,决定重建莲花地方武装,成立赤色队,陈竞进担任队长。于是,在陈竞进的热情邀请下,甘祖昌成为了赤色队的一员。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赤色队发展到八九十人,二三十条枪,战斗力大大增强。

1929年,甘祖昌带领一个小分队打土豪、分田地。那是一个深夜,天空下起了小雨,四周漆黑一片,甘祖昌走在最前面,冲进了一户土豪家。

不想,门后躲着一个乡丁,挥起板斧就朝甘祖昌劈来,事发太突然,他躲闪不及,被劈了个正着。前额皮开肉绽,鲜血直流,甘祖昌忍着剧痛,拼尽最后一丝力气,将乡丁制服。

甘祖昌因为失血过多,陷入昏迷,经过几个小时的抢救,才终于脱离危险。但是,因为头上的伤口太深,最终留下了一道永久伤疤,以及阴雨天头疼的毛病。

其实,甘祖昌唯一的愿望就是上阵杀敌,但却总被留在后勤部门工作,管理军需物资、枪支弹药等。这让他十分苦恼,就连在艰苦卓绝的长征路上,甘祖昌依然在做后勤工作。

长征路上二三事

说起原因也很简单,就是因为后勤部门缺少甘祖昌这种人才,所以他想上战场的要求一直未得到批准。况且,上级没打算让他参加长征,是甘祖昌一再坚持,才加入了长征部队。

红军长征最稀少之一就是粮食,因此甘祖昌就担起重任,率领百余人寻找口粮。这些人分为两队,红军战士和随军工人各占一半。

然而,当部队来到一座山下时,突然撞上了敌人的伏击,密集的子弹迅速朝甘祖昌他们射来。他赶紧命令工人先离开,自己则和战士们与敌人战斗。

双方激战时,敌人盯上了甘祖昌,一颗子弹直袭他的脑门。本想来个爆头,一击毙命,幸好敌人射偏了,甘祖昌留下了一条命。

但还是高兴得太早了,这次的伤口就在土豪家被砍的位置,甘祖昌顿时被抽干了力气,倒在血泊里。温热的鲜血还在不断涌出,甘祖昌摸着半截在外面的子弹,决定将它拔出来。

第一次因为鲜血太多,导致手滑了,没有成功。随即,甘祖昌抓起地上的一把土,增加手上的摩擦力,咬紧牙关,拔出了这颗子弹。光是简单想想,就让人非常心疼。

可甘祖昌来不及考虑生死,也没时间去止血,又加入到激烈的战斗中。最终,敌人被我军打退,甘祖昌的精力也达到了极限,战士们劝他回部队治疗。

甘祖昌却连连摇头,表示这点伤不算什么,当下为部队筹集粮食才是要事。就这样,他在身负重伤的情况下,坚持了四五十个小时,筹借了近千斤粮食。

参加长征令甘祖昌感到自豪,也很光荣,但有时也会难过得不能自已。尤其是眼睁睁看着战士们被活活饿死,自己却无能为力的挫败感。最让他印象深刻的,便是红辣椒一事。

图|长征路上翻雪山

眼看着翻过雪山就能进入陕北了,甘祖昌一个战友却走不动了。其大腿被敌人的子弹击中,因医疗条件有限,弹片还没有取出来,伤口处大面积发炎出脓。

战友摆了摆手,望着一脸担忧的甘祖昌说:“老甘啊,别管我了,我已经不行了,你快些走吧。祝—革—命—成—功!”吃力地说完这些话,战友又从口袋里拿出三根红辣椒,递给甘祖昌,然后重重地倒下了,再也没有睁开过眼睛。

甘祖昌在原地跪了许久,手里紧紧攥着辣椒,睫毛上的泪水结成冰霜,他的心情十分复杂。辣椒在雪地的特殊环境下,能够救人性命,如果战友将这辣椒吃了,也许就不会倒下。可战友宁愿自己牺牲,也一直把辣椒留着,这种精神多么高尚啊!

想到此处,甘祖昌双眼含泪,心想:这不是三根普通的辣椒,明明是比三根金条更贵重的东西!后来,甘祖昌将辣椒分给十几位战士,每人只咬一丁点,瞬间浑身都热了起来。

与此同时,原先快要倒下去的几位战士,就因为这一小口红辣椒,愣是奇迹般翻过了雪山。这件事情使甘祖昌久久不能忘怀,若干年后他也曾用这件事教育子女。

从将军到农民

历经无数血与火的洗礼,我们终于迎来了新中国成立,看着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甘祖昌感慨万千。此时的他一身功绩,若如此发展下去,必将有个光辉璀璨的人生,可老天就是喜欢跟人开玩笑。在一次外出检查工作时,甘祖昌掉进了歹徒设下的陷阱里,连人带车翻进了三十多米高的桥下,即使医生全力抢救,还是留下十分严重的脑震荡。加上此前脑部受过两次伤,脑震荡的威力更大,每当发作时便会晕倒,整个人失去意识。

在伤痛的折磨下,甘祖昌瘦得皮包骨头,精神萎靡,几乎每晚都会失眠。一闭上眼,眼中闪过的就是已故战友的模样,他们用自己的鲜血染红红旗,祝愿革命早日成功。

再看看现在的自己,天天在医院躺着,做什么事都有人帮忙,这不是享福是什么?甘祖昌认为他已经不适合担任领导工作,向组织提出要回家当农民,为建设新农村贡献力量。但组织并没有同意,因为甘祖昌是一位管理方面的人才,这么早辞去军中职务太可惜了。

1955年9月,甘祖昌被授予少将军衔。那天,他穿着将军服,神采奕奕,干劲十足。

图|甘祖昌

因此,甘祖昌更加刻苦工作,时常达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妻子说让他休息的话,甘祖昌也没放在心上。由于过度疲劳,他的后遗症也频频发作,昏厥时常能达到一小时以上。

得知这一情况的组织,先后将甘祖昌派到北京、上海、武汉、庐山等地疗养。不过,不管人在哪里,甘祖昌始终没有停下工作的脚步,他曾表示:“我活一天就要干一天,自己的事情,不用去想那么多。”

很快,甘祖昌又转到军区医院治疗,在这里休养了一年时间,身体仍没有好转。憔悴而又苍老的面孔,整日里带着数不尽的忧愁。

一天,甘祖昌独自来到河边散步,夕阳的余晖照着川流不息的河水,他的思绪越飞越远。“等以后革命成功了,我就回到家乡,带着乡亲们过上好日子!”耳边突然响起十多年前自己说的话,他顿时热血沸腾,大踏步回到病房,开始写“回乡务农申请报告书”。

写完报告后,甘祖昌长舒一口气,像是完成了一件大事。算下来,这已经是甘祖昌递交的第三份申请书了,但结果还是如前两份一样,上面没有批准。

原因是甘祖昌现身患多种疾病,农村医疗水平太差,不适合他休养。不过也有道理,一个军级干部,为党和人民做出过卓越贡献,组织怎能轻易答应甘祖昌回乡务农的请求呢?

直到1957年,这件事才迎来了转机。当时,萧华正好来甘祖昌的单位视察工作,他亲自找到萧华,当面请求回乡务农。经过组织再三研究,最终批准了甘祖昌的申请。

接到批准书的那刻,甘祖昌百感交集,支援家乡建设,回家务农是他多年的愿望。然而,马上就要离开多年的战友,甘祖昌又有些依依不舍。

当天晚上,甘祖昌就和妻子商量这事,妻子感觉这事来得太突然,问道:“老甘啊,你的身体不好,能当农民吗?而且,你现在的病情时时发作,到了农村缺医少药的,万一有个三长两短,叫我怎么办?又怎么向组织交代呢?”

甘祖昌笑着回答道:“你可真傻,身体不好可以锻炼,你还不知道我命大嘛!何况,现在是和平年代,还有什么困难是克服不了的吗?”

妻子还是有些犹豫,只当甘祖昌是想家了,回去呆个一年半载就会回来。哪知,这甘祖昌吃了秤砣铁了心要回家,还表示以后就扎根农村了。无奈,妻子一大早就去辞职,接着准备回乡的事宜。

收拾行李时,甘祖昌对家人表示:“这次回家路途遥远,我们尽量少带些东西。棉被棉衣,只带布料,不准带棉花。而且,将棉花带回所用的路费,要比买新棉花贵得多。”于是,甘祖昌十余口人的行李,只用了三个箱子和三麻袋就装下了。

甘祖昌一行人颠簸了半个多月,才回到老家莲花。重新踏上熟悉的土地,甘祖昌激动得热泪盈眶。就这样,甘祖昌告别了十几年的军旅生涯,开启了人生的新篇章。

之后,甘祖昌从村前村后拾粪开始,孩子们也加入其中。在务农时,早上赤脚出门,晚上赤脚回家,甘祖昌还被大家戏称为“赤脚大仙”。

数十年如一日,甘祖昌除了生病无法下床,就是在开荒地、改造农田、修建水坝电站。几乎每天都和农民们一起劳动,极少空出时间来休息。

甘祖昌始终记得共产党的革命目的就是,让老百姓能吃饱饭,让人民群众能过上好日子。所以,甘祖昌除了拿些生活费外,70%以上的工资全部用来建设农村,帮助群众。比如,购买化肥,添加机械、建立学校、救济贫困户等。

有一次,妻子不解地问甘祖昌值得吗?他坚定地表示:“当然值得!只要我的心脏还在跳动,我就要发挥最后一丝余热,照亮我们的村子,为建设幸福的农村贡献自己的力量!”

时间一晃29年过去了,家乡在甘祖昌的努力下,家家户户都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1986年,八十多岁高龄的甘祖昌住进了医院。重病期间,应该是感觉到自己快不行了,他将妻儿全部叫到身边,拿出一个锈迹斑斑的铁盒子,轻声说道:“人固有一死,我怕是活不久了。我没有给你们留下什么财富,但这铁盒子里的东西是我一生最珍贵的。”

说着,甘祖昌颤巍巍打开盒子,只见里面用红布包着三枚勋章,他叮嘱道:“这些留给你们作纪念,你们要珍惜我的荣誉,不要给组织添任何麻烦。”

后来,甘祖昌病危,有时神志不清,有时昏睡不醒。3月28日,老爷子突然精神大好,向儿子询问了村里的状况,并让儿子多去帮帮缺少劳动力的人家。

病房里其余人都掩面痛哭,他们知道老爷子这是回光返照,在交代身后事了啊!

图|甘祖昌夫妇老年合影

交代完儿子后,甘祖昌又对守候在旁的妻子说:“这些年谢谢你,你要好好保重。等下回领了工资,去帮我买些化肥,支援农业,用来帮助贫困户,这是我最后能做的事情了……”

不久后,甘祖昌与世长辞,众人悲痛不已。送去火化那天,沿途许多百姓自发赶来送他,并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

将军已逝多年,精神永留千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