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人(芜湖人是从那里来的)

时间:2022-12-15 浏览:28 分类:百科

芜湖人是从那里来的?

胡毓骅

翻开芜湖人的履历表,我们会发现表中的籍贯一栏,填芜湖的人并不是很多,大多数人填的是全国各地的地名。这说明芜湖人是来自于全国各地,现在的芜湖人,绝大多数都是外地人的子孙,没有外地人,就没有现在的芜湖人。

一、几次大规模的移民迁入

芜湖是一座典型的“移民城市”,历史上曾有多次的移民。据考古发现,早在四、五千年以前,芜湖的先民土著人,就生活在今天的荆山附近。西汉时期,汉武帝曾大举征伐东南地区。由于东南地区远离中原,山地多,经济落后,难以控制,武帝一度采取弃地移民的政策,强制把一批又一批的越人内迁。公元前111年和110年,西汉政府先后将南越王国和闽越王国的越人,大批地迁移至长江下游两岸居住,芜湖一带就有山越人移民。

三国时期,孙吴政权在江南屯田,并且设屯田都尉和典农都尉进行管理。孙吴屯田的劳动力来源,一小部分是流入江南的北方人,他们被政府征为屯田客;大部分是被降服或掳掠来的山区部落山越人。赤乌二年(239年),孙吴政权还从江北招来10万流民在芜湖一带的湖沼低地围湖造田,芜湖东的咸保圩就是那时筑成的。

东晋及南朝时期,由于北方少数民族不断南下,兵革迭兴,战争频繁,北方的世族和豪强地主率领自己的大家族与依附人口动辄数百人之众南度长江,并且以宗族和籍贯相聚而居。东晋及南朝政府为了管理日益增多的北方侨民,就在江南设立了侨州、郡、县,即用北方地名、政区名在南方设立建制单位,利用侨州、郡、县管理北方来的侨民。晋咸和四年(329年)曾侨立豫州于芜湖;晋宁康二年(374年)在芜湖侨立上党郡,置襄垣县于芜湖;晋义熙九年(413年)芜湖还被襄垣县客夺主号,改名为襄垣。

北宋末年,金兵南侵,大批中原人民不堪异族蹂躏,纷纷南渡。不少客籍人大量涌入芜湖,这其中就有曲阜人卜七等。卜七在百家店(今卜家店)开设冶坊,冶铁炼钢,历宋、元、明、清七百多年,从不间断,百家店也因此改名卜家店。原籍历阳(今和县)的张孝祥,少年时阖家迁居芜湖。绍兴二十四年(1154)廷试,高宗(赵构)亲擢为进士第一。授承事郎,签书镇东军节度判官。历任秘书郎,著作郎,集英殿修撰,中书舍人等职。1163年,张浚出兵北伐,被任为建康留守。此外还出任过抚州,平江,静江,潭州等地的地方长官。乾道五年(1169)年,以显谟阁直学士致仕。是年夏于芜湖病死,葬南京江浦老山。年三十八岁。有《于湖居士文集》、《于湖词》传世。张孝祥归芜后,曾经捐田百亩,辟为陶塘(今镜湖)。

二、来自四面八方的客籍商人

在芜湖的历史上,除了上述几次大规模的移民迁入外,其他的朝代也有人口迁入,不过已经不是大规模的集体迁移;但是就个体而言,也为数不少。这里必须提及的是各地的旅芜商人。因为芜湖地当青弋江和长江的汇合处,交通便利,商业发达。但是芜湖商业的发展并不是本地人从事商业活动的结果,而是借助旅芜商人的力量发展起来的。明初人黄礼说:在芜湖“居厚实,操缓急,以利权成富者,多旁郡县人。”清人赵吉士说得更明确:“徽之富民,尽于……芜湖”。这里提到的徽州籍商人,或为行商,或为坐贾,或列肆于通衢,或营运于作坊,还有许多小贩,逐利于市井,叫卖于街巷,尽管他们资本无多,获利甚微,但却给芜湖增添了热闹的气氛。总之,芜湖的各种商业活动几乎无一不有徽州籍商人参与其事。到了清同治年间,芜湖“以商致富者……仍不若客籍之占优势,除徽人以外,山东枣庄的卜氏兄弟,溧水的汤天池,山西的赵云生等均在芜湖的产业上作过重大的贡献”。

在近代,随着芜湖的开埠和米市的形成,来自各地的商贾,或客居芜湖,或短期停留,形成旅芜商帮,其较大者以地域为纽带,先后建起会馆。据史料记载,清末各地商人在芜湖所建的会馆有18处之多;建国前芜湖城区的各业公会有77个。这表明,芜湖是一个“五方杂处”的都会,客籍商人来自四面八方。然而这些商人中,人数最多,资本最雄厚,对芜湖商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的则是徽州籍的商人;在芜湖所建会馆中,最大、最雄伟的要数徽州会馆。另据史料记载,1928年芜湖城区人口有140554人,其中男性86870人,女性53684人,男女性别比是162比100。这间接地反映了不携家眷(妻子和儿女留在原籍)来芜的各地谋生者数量已有相当的规模,这对芜湖人口的性别比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另外,各地来芜谋生的移民,往往投靠其亲属、同乡和在芜的同乡组织,大多数人也就进入其亲属或同乡就业的那个行业谋生,于是就出现了各行业普遍有某省籍或某地籍人相对集中的状况。据1920年调查的资料记载,芜湖有人力车夫2000余人,其中约半数来自山东省和江苏省徐州以及本省的颖州和寿县等地;理发工人1200余人,其中以湖北省人为多,本省的安庆人也不少;木工1000余人,绝大多数来自芜湖附近的含山、和县、无为等地,其中以含山县人为多。另外,芜湖米市的砻坊雇工中多半来自江北的贫苦农民。这里有一个典型的例子,芜湖的老字号墨店--胡开文沅记的职工,几乎是清一色的徽州绩溪七都和八都人,他们在芜湖成家不易,形成男子单身在芜湖谋生,妻子和儿女都留在原籍绩溪农村生活的状况。

三、其他原因落籍芜湖的移民

芜湖在历史上曾有几次因为战争的需要而驻扎有大量的军队,三国时,孙吴派陆逊率精兵数万屯驻芜湖,南镇山越,北防曹魏;东晋时,武昌守将王敦谋反,屯兵芜湖,筑“王敦城”;太平天国时期,太平军驻守芜湖,与清军鏖战。战事平息后,其中有部分将士落籍于芜湖。芜湖有不少自称祖籍广西桂平的韦姓人,还有“韦家大屋”和“韦王坟”等地名。这是太平天国北王韦昌辉子孙们和其弟韦志俊留下的遗迹。韦志俊又叫韦俊、韦十二,是韦昌辉的弟弟。天京事变期间,他因在湖北武昌作战,逃脱株杀。天京事变平复后,他曾以功被封为定天福和右军主将。公元1859年10月,他在与陈玉成发生激烈冲突后,突然投降湘军,被授以参将,以后定居芜湖。而韦昌辉家满门抄斩之后,他的一个姓严的身怀有孕的儿媳妇逃脱了株杀,躲到“严姓外婆舅家度命”。这在《韦氏简谱》中有明确的记载。这位韦昌辉仅有的一个孙子在简谱中说:“咸丰六年(1856)十月间,洪(秀全)陡起毒心,谋害为首者,曾祖源玠、昌辉志政公遇害在京。韦姓全家招结金骨皆无存。余此时尚在母腹内逃避,随母在严姓外婆舅家度命。至同治三年(1864)克复天京,五年(1866)母去世,十三年(1874)才蒙志俊叔祖书招字认,回至芜湖。”正是韦志俊和韦昌辉的孙子繁衍了芜湖一大批自称祖籍广西桂平的韦姓后代。上世纪四十年代的解放战争期间,国民党驻芜军队的第二十军在撤离芜湖后,被解放军堵截在湾址地区,最后除一部分逃窜外,大部被歼,军长杨干才被击毙,俘敌1.3万余人,内有副军长陈亲民、军副参谋长胡显荣等。这些被俘及逃窜的国民党军人中,也有一部分人落籍芜湖。

建国以后,也有移民陆续来芜。不过由于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对人口的管理趋向计划化,迁芜的人口得到控制。来芜的移民大多数是学生分配、干部调动、军人转业及家属随迁等;另外,还有随上海工厂内迁芜湖的职工。上世纪五十年代,上海的一批企业陆续“支援内地建设”来到芜湖落户。他们是上海中国火柴厂、蓓蓓饼干厂、大成糖果厂、工利面包厂、航空牙刷厂、茂森蓬帆厂等,上海内迁芜湖企业职工总数达437人,这个数字不包括迁芜企业职工的家属。1958年工业“大跃进”,上海大批知青支援芜湖建设,仅进入我市轻工业系统集体企业的上海知青就有999人。

这些来自于五湖四海,汇聚于青弋江畔的各地移民,在安土重迁的传统社会,敢于背井离乡来到芜湖,其性格上本身就有或多或少的弃旧求新特点。到了芜湖以后,面对芜湖的社会环境,从学会芜湖方言和谋生技能做起。在从事各种经济活动时,也逐渐改变着过去所形成的特征和心态,并且逐渐改变着在原籍社会环境中形成的特征和心理。移民们从其本身到其子女、孙子女,代代经历了在职业、社会地位、心态、生活方式诸方面的嬗变和累积,一个不仅在地域意义上,并且兼具经济上和文化上特点的城市人群体------“芜湖人”便逐步形成。追根求源,芜湖的根基和脊梁是由移民托起的。移民缔造了芜湖,成就了芜湖的光荣和梦想。今天的芜湖以宽阔的心胸拥抱新的移民,芜湖的未来必如东升旭日,前途光明。

发表评论